不負責任的“年金改革”讓所有人成為失敗者
Posted May. 07, 2024 07:35
Updated May. 07, 2024 07:35
不負責任的“年金改革”讓所有人成為失敗者.
May. 07, 2024 07:35.
.
公務員年金的保險費率(18%)是國民年金的兩倍,令國民年金加入者感到羨慕,但從1993年起壹直是赤字。政府每年都會用稅金填補這壹漏洞。明年將投入歷史最大規模的10萬億韓元左右。因為領取年金的退休公務員將增加到69萬名。用稅金支撐的公務員年金是16年後出現赤字的國民年金的“看得見的未來”。 國民年金加入者約為公務員年金加入者的17倍,領取者是後者的10倍。如果龐大的國民年金枯竭,即使投入數百萬億韓元的稅金,也很難支撐下去。這也不是未來壹代所能承受的規模。雖然“年金反烏托邦”的大門正在打開,但國民年金保險費率自1998年以後仍被限制在9%。這是政府和政界壹再推遲改革的結果。但另壹方面,卻競爭般地壹個勁兒提高用稅金支付的基礎年金。 就連肩負改革重任的第21屆國會退休金改革特別委員會也兩次延長期限,在任期還剩不到壹個月的時候卻荒唐地提出“要到歐洲出差以便進行討論”。到目前為止,究竟應該把重點放在收入穩定上,還是把重點放在財政穩定上,朝野兩黨還沒有就年金改革的方向達成協議,難道要到海外只對保險費率和收入替代率等參數進行政治妥協的“數字改革”嗎? 國會養老金特別委員會公論化委員長金相均上個月公布了選擇“多交多領”式國民年金改革方案的市民代表團問卷調查結果,並表示:“現在是國會的時間了。”也就是說:“請充分考慮國會通過公論化過程得出的方向性,制定能夠協調收入保障和財政穩定的年金改革方案。” 但是,只有先有就改革方向達成政治協議的“國會時間”,才能實現真正的改革。跳過這個,向利害當事人的市民們突然拋出在“收入保障”和“財政穩定”中二選壹的選擇題,因此世代之間的不信任和矛盾越來越大。未來壹代反對稱:“為什麽稍微多交壹點,就要多領好多呢?”老壹代則抗議說:“多交了壹點,是不是應該多拿壹點?”如果內心深處的“回避損失”傾向啟動,選擇的結果就是人們都會成為失敗者。 利害關系人諸多的復雜改革要想成功,就要產生所有人都能成為勝利者的信念。我們不能為了保障老年收入而犧牲未來壹代和年金財政,也不能因為財政問題而放任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最高水平的老年貧困,處於“復合危機”狀態。如果政界以“多交多領”的方式提出克服收入保障和財政穩定困境的“第三條路”方向,並向專家們提出“多交多少、多收多少才能持續”的合理實行方案,國民的選擇將更加容易。沒有必要像現在這樣被困在政界制定的“收入保障”和“財政穩定”的框架中,只考慮各自損失、各自逃生。 如果對改革產生共識,就會有力量推進參數改革,以及需要說服企業的延長繳納期限、延長退休年齡、像瑞典壹樣收入再分配功能重疊的基礎養老金和國民養老金的作用調整、像日本壹樣不把負擔轉嫁給未來壹代的自動調整裝置等艱難的改革課題。只有這樣,如何多交、多領多少的改革選擇余地才會變大。到2040年,以國民年金為最後期限,公務員年金、私學年金、軍人年金等4大年金都將出現赤字。到那時大家都是真正的失敗者。
한국어
公務員年金的保險費率(18%)是國民年金的兩倍,令國民年金加入者感到羨慕,但從1993年起壹直是赤字。政府每年都會用稅金填補這壹漏洞。明年將投入歷史最大規模的10萬億韓元左右。因為領取年金的退休公務員將增加到69萬名。用稅金支撐的公務員年金是16年後出現赤字的國民年金的“看得見的未來”。
國民年金加入者約為公務員年金加入者的17倍,領取者是後者的10倍。如果龐大的國民年金枯竭,即使投入數百萬億韓元的稅金,也很難支撐下去。這也不是未來壹代所能承受的規模。雖然“年金反烏托邦”的大門正在打開,但國民年金保險費率自1998年以後仍被限制在9%。這是政府和政界壹再推遲改革的結果。但另壹方面,卻競爭般地壹個勁兒提高用稅金支付的基礎年金。
就連肩負改革重任的第21屆國會退休金改革特別委員會也兩次延長期限,在任期還剩不到壹個月的時候卻荒唐地提出“要到歐洲出差以便進行討論”。到目前為止,究竟應該把重點放在收入穩定上,還是把重點放在財政穩定上,朝野兩黨還沒有就年金改革的方向達成協議,難道要到海外只對保險費率和收入替代率等參數進行政治妥協的“數字改革”嗎?
國會養老金特別委員會公論化委員長金相均上個月公布了選擇“多交多領”式國民年金改革方案的市民代表團問卷調查結果,並表示:“現在是國會的時間了。”也就是說:“請充分考慮國會通過公論化過程得出的方向性,制定能夠協調收入保障和財政穩定的年金改革方案。”
但是,只有先有就改革方向達成政治協議的“國會時間”,才能實現真正的改革。跳過這個,向利害當事人的市民們突然拋出在“收入保障”和“財政穩定”中二選壹的選擇題,因此世代之間的不信任和矛盾越來越大。未來壹代反對稱:“為什麽稍微多交壹點,就要多領好多呢?”老壹代則抗議說:“多交了壹點,是不是應該多拿壹點?”如果內心深處的“回避損失”傾向啟動,選擇的結果就是人們都會成為失敗者。
利害關系人諸多的復雜改革要想成功,就要產生所有人都能成為勝利者的信念。我們不能為了保障老年收入而犧牲未來壹代和年金財政,也不能因為財政問題而放任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最高水平的老年貧困,處於“復合危機”狀態。如果政界以“多交多領”的方式提出克服收入保障和財政穩定困境的“第三條路”方向,並向專家們提出“多交多少、多收多少才能持續”的合理實行方案,國民的選擇將更加容易。沒有必要像現在這樣被困在政界制定的“收入保障”和“財政穩定”的框架中,只考慮各自損失、各自逃生。
如果對改革產生共識,就會有力量推進參數改革,以及需要說服企業的延長繳納期限、延長退休年齡、像瑞典壹樣收入再分配功能重疊的基礎養老金和國民養老金的作用調整、像日本壹樣不把負擔轉嫁給未來壹代的自動調整裝置等艱難的改革課題。只有這樣,如何多交、多領多少的改革選擇余地才會變大。到2040年,以國民年金為最後期限,公務員年金、私學年金、軍人年金等4大年金都將出現赤字。到那時大家都是真正的失敗者。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