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出口韓國”,必須在20億人口的“亞洲新七國”找到新動力

“出口韓國”,必須在20億人口的“亞洲新七國”找到新動力

Posted April. 02, 2024 08:15   

Updated April. 02, 2024 09:48

한국어

隨著美中矛盾和中國經濟蕭條的長期化,出口韓國地動山搖,而亞洲正在成為替代市場。資源富國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出口前沿基地印度、越南和新加坡,正在成長的世界市場泰國和菲律賓等“亞洲新七國”就是代表性例子。亞洲新七國既是穩定的生產基地,又是巨大消費市場,其戰略重要性正在逐漸增大。

新七國的潛力在供給和需求方面都很穩固。擁有20.5億人口、6.8857萬億美元(約9300萬億韓元)的經濟規模,同時擁有鎳和鈷等豐富的天然資源。以年輕人口的活力和美中矛盾帶來的地緣政治優勢為基礎,呈現出超過世界平均水平的高增長勢頭。這不是單純的廉價生產基地,而是機會的消費市場。去年在印度銷售的智能手機為1.4810億部,比美國多,是世界第二大市場。盡管如此,印度40%的人口仍然使用普通手機,因此市場擴張的可能性是無窮無盡的。

去年,韓國經歷了30多年來出口結構的地殼變動。去年與中國的交易中,自1992年建交以來首次出現了180億美元的逆差。從必須降低對中國的依賴度的韓國的立場來看,新七國會令韓國松了壹口氣。韓國去年向新七國出口的金額為1256.4億美元,首次超過中國。這不是單純為了出口多元化的縫隙市場,而是已經上升為必須戰略性攻占的核心市場。

韓國企業也在關註新七國的可能性,並在下功夫。在印度智能手機市場上,三星電子去年以18.0%的占有率位居第壹,現代汽車去年在越南銷售6.7450萬輛汽車,擠掉豐田躍居首位。十大集團的生產基地也大舉進駐。企業用當地豐富的勞動力和資源生產產品,不僅攻占當地市場,還攻占美國和歐洲等世界市場。

但新七國並不是只要下定決心就能攻占的市場。必須與以資本實力開道的中國、從很久以前開始就鞏固市場的日本展開激烈的競爭。如果像過去進軍中國市場時壹樣,以“每人只賣壹個就達10億個”的方式安逸地接近中國市場,將會遭到失敗。通過縝密的分析,仔細制定針對各國的進軍戰略,政府也必須給予全方位支援。只有政府和企業聯合攻略,新七國才能從機會和可能性的土地轉變為為韓國經濟的期約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