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人工智能工作崗位的逆襲……應防範技術大轉換時期大量失業

人工智能工作崗位的逆襲……應防範技術大轉換時期大量失業

Posted December. 28, 2023 08:38   

Updated December. 28, 2023 08:38

한국어

生成型人工智能將在相當大程度上代替人類工作崗位的預測正在成為現實。為了節約費用,把人做的事情交給人工智能、減少職員的全球大技術企業正在增加。相反,開發和利用人工智能的信息技術領域也將創造新的工作崗位。但是,無法適應人工智能革命的人,失業不可避免,因此很有可能演變成社會問題。

據悉,美國谷歌公司計劃近期內以重新安排、裁員等方式對廣告銷售組織約3萬名職員進行結構調整。谷歌搜索引擎和Youtube上的廣告是占據該公司總銷售額58%的主要收入來源。但是,在廣告銷售業務中應用人工智能系統後,人做的事情大幅減少。據悉,收購X(舊推特)的埃隆·馬斯克將過濾非法內容的驗收業務交給人工智能,解雇了相關部門職員的三分之壹。

在難以調整人力結構的韓國,雖然還沒有大量解雇事態,但出現了類似的跡象。隨著聊天機器人代替金融公司呼叫中心職員的咨詢業務,相關工作崗位正在減少。隨著辦公軟件與人工智能相結合的服務登場,制作報告和發布資料等由年輕職員負責的日常業務將大幅減少。人工智能在短短幾秒鐘內就能處理圖形設計、編碼等人類要做幾個小時、幾天的事情,令相關行業從業者也感到不安。

人工智能優先蠶食青年層偏好的白領、事務職業務,這是個大問題。如果利用人工智能,年輕職員的業務減少,企業就會減少招聘新職員的必要性。另壹方面,難以承擔昂貴人工費的個體戶們用“炸雞機器人”代替兼職生,連青年層的兼職工作崗位也受到威脅。

人工智能革命很有可能徹底改變人類的工作方式。據悉,在美國,人工智能難以代替的藍領工作崗位在青年中人氣正在上升。發達國家中最僵硬的韓國勞動制度、矛盾的勞資關系難以應對這種變化。應該全面完善勞動系統,使青年失業者容易轉移到新工作崗位,中老年失業者通過再教育適應時代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