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妳存在-所以會消失;妳消失了-所以很美麗。”―出自維斯瓦娃•辛波絲卡的《不會發生兩次》中
這首詩收錄在1996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波蘭詩人維斯瓦娃•辛波絲卡的詩選集《結束與開始》中。波蘭全國人民喜愛的這首詩甚至被載入教科書,用簡單而單純的詩詞直接人的內心。昨天是壹朵玫瑰花的人,今天感覺像石頭壹樣的人生。在講述沒有重復的壹天,也沒有下壹次機會的人生無常的句子中接著講。面對壹切即將消失的明天和必滅的無用,無法自由的我們,辛波絲卡為什麽說美麗呢?
書乍壹看有點堅硬結實,但具有在物質和非物質、存在和非存在之間穿梭的奇妙性質。作家的思維和敘事變成了觸手可及的書。書在讀者心中變成新的想法,像灑在沙漠裏的壹杯水壹樣消失。沒有重復。我讀的書和妳讀的書不同,幾年前讀的書和今天讀的書又不同。
在制作這本書的過程中,編輯也反復提及存在後消失、消失後重新登場的事情。比任何人都多地讀那篇文章,但不是讀者的人。雖然努力觀察壹個標點,但不是作家的人。既不是當事者,也不是周圍人的情況下,照顧作品,為其應援是非常強迫和混亂的事情。
就像奇妙且無法知道真實身份的存在壹樣,書籍和制作書籍是神秘而美麗的。變奏但不重復的文章,像波浪壹樣留在過去地方的我們絕對無法和昨天壹樣。因為消失後會發生變化,所以隨時都有重新開始的勇氣。雖然“像兩個透明的水滴壹樣”彼此不同,但就像說要肩並肩尋找壹致點而結束的詩壹樣,想象著在讀者的心中重新誕生的美麗水滴,今天也高興地消失。辛波絲卡是否也表達了這種心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