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白雲洞川重新恢復水流,尋找山水融為壹體的首爾之美

白雲洞川重新恢復水流,尋找山水融為壹體的首爾之美

Posted June. 19, 2023 07:53   

Updated June. 19, 2023 07:53

한국어

山固水流。梅雨季節即將結束,風水地理上首爾的西白虎仁王山巖壁下的水聲洞就像它的名字壹樣,今年夏天溪水也會嘩嘩流淌。在萬裏無雲的仲夏正午也能感受到寒氣的溪谷上方的狹窄巖石縫隙中,有人會席地而坐翻書閱讀。在溪谷下面,剛學步的孩子會用小巧的腳掌拍打到膝蓋的水,人生第壹次玩水,頭發稍微粗壹點的孩子會追逐蝌蚪,全然不知短褲已經濕掉。記者很幸運,在這個村子裏和年幼的孩子壹起生活了幾年。

謙齋鄭敾(1676~1759年)描繪從仁王山南麓到白嶽(北嶽)溪谷的壯洞壹帶絕妙風景的《壯洞八景帖》中也出現了水聲洞。這幅畫中有剛過小石橋(麒麟橋)的書生和童子們的樣子。據悉,該石橋在1960年代建設玉仁示範公寓時因損壞而消失,但2009年左右又突然“被發現”。其實麒麟橋什麽事情都沒有發生。長久以來壹直呆在那裏。只是被人遺忘了而已。

如果失去關註,什麽也看不見,就等於沒有。進入首爾近代後,被遺忘的代表性例子就是“水的記憶”。外國人看到首爾的山感到驚訝,但是水和山壹起才是漢陽被指定為都城的最大理由。從朝鮮時代的漢陽地圖來看,水路像蜘蛛網壹樣經過都城。小橋肯定也多得數不清。因為是生活河流,所以離溪谷越遠越不會那麽幹凈,但是堤壩上應該開了花,過小巧玲瓏的橋的韻味也會溢滿。大水(漢江)太大,讓人無法忘懷,但現在人們幾乎忘記了小溪。

《壯洞八景帖》中還有描繪白雲洞的畫。被稱為清溪川發源地中最長的白雲洞川環繞景福宮流淌,被譽為都城風水的得水處。水聲洞的溪水也與白雲洞川相遇,匯入清溪川。但是白雲洞川在日本帝國主義強占時期的1925年被填平後,現在幾乎沒有人記得它的存在。它(白雲洞川)只在日本帝國主義將村莊名稱清風溪和白雲洞加在壹起建造的清雲洞的名字上留下了痕跡。

最近聽說,既是白雲洞川的始發地,也是大同團總裁東農金嘉鎮(1846~1922年)生活並活動的原白雲莊舊址將被出售。抽時間去找,發現滿地都是野草莓。雖然可以登上仁王山和北嶽山,但可能是因為私有地的緣故,人跡罕至。

首爾的小溪像白雲洞川壹樣,進入近代以後大部分被填平成為道路。因為不是任何人的土地,所以很容易被收容。首爾通過那樣修建的道路取得了發展,因此也不能說是錯誤的。只是現在到了回顧遺忘的事物,想象其他城市的時候了。首爾市正在尋找恢復中學川(三清洞川)和白雲洞川水路的方法。如果能夠實現,至少可以為現在的清溪川增添壹部分自然河流的價值。也有意見稱,將白雲洞川的發源地與白雲莊的歷史聯系起來,將其打造成生態、歷史公園。想感受水與山融為壹體的真正的首爾的妙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