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韓國研究團隊首次在黑洞中發現吸積盤

Posted April. 28, 2023 08:09   

Updated April. 28, 2023 08:09

한국어

韓國天文研究院參與的國際研究組在距離地球5400萬光年遠的“M87”銀河的黑洞中確認了“吸積盤(accretion disk)”的樣子,並於26日(當地時間)在科學雜誌《自然Nature》上發表。吸積盤是指氣體在黑洞的強大重力吸入過程中發光的現象,實際觀測到吸積盤尚屬首次。

研究組利用具有長波長帶的望遠鏡,對2019年人類首次觀測到的黑洞進行了精密分析。2019年當時使用的望遠鏡是事件視界望遠鏡(EHT),具有1.3毫米的光波長帶。國際共同研究組通過國際毫米甚長基線幹涉儀(GMVA)、智利阿塔卡馬大型毫米波鱷亞毫米波陣列幹涉儀(ALMA)、格陵蘭望遠鏡(GLT)等,使用了比EHT更長的3.5毫米波長帶。

如果波長帶較長,即使是同樣的對象,也能觀測到更廣闊的周邊範圍。 因此,在現有的觀測中,只出現了黑洞周邊的“光子環”,但在最近的觀測中,還同時觀測到了規模比這更大的外側吸積盤的光。

研究組首次同時捕捉到了黑洞的暗影和噴射(Jet)。噴射是指黑洞周圍的磁場、吸積盤和黑洞在相互作用的過程中釋放的氣體和液體的快速流動。研究組公開的黑洞圖像中,可以看到從黑洞噴出的紫色噴射圖像。研究組解釋說,快速噴射會對遠離黑洞的星星和銀河的進化產生影響。


田南赫記者 forward@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