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過剩的倫理

Posted December. 22, 2021 07:42   

Updated December. 22, 2021 07:42

한국어

即使不是基督教徒,誰都應該聽過的“歸來的浪子”的故事。兒子向父親要了屬于自己的財産,然後就消失不見了。然後隨著歲月的流逝,兒子變成了窮光蛋出現了。破衣服、破鞋子,皮包骨的臉。看著兒子以這樣的面貌回來,父親的心情會如何呢?表達這種心情的單詞是“esplanchnisthe”的希臘語。包括韓文聖經在內的大部分《聖經》都將這句話翻譯爲“産生了恻隱之心”,但要表達父親看著兒子感受到的激烈和衝動的心理狀態,似乎還不夠。

 據美國女哲學家瑪莎•努斯鮑姆稱,這個詞直譯就是“取出內髒”或“吞下內髒”的意思。也就是說,伴隨內髒震蕩等激烈的肉體反應的感情。兒子贖罪與否並不重要。與誠實的大兒子的平衡性也不重要。父親一看到兒子就有種腸子要流出來的感覺,緊緊地抱住兒子。倫勃朗想象著那個場面,畫出了《歸來的浪子》。刻畫了父親的臉龐和兒子褴褛的背影。

 耶稣講述的這則寓言的核心在于希臘語單詞喚起的感情。寓言裏的父親看著兒子所感受到的感情是一種令人心驚膽顫的特別情緒。恻隱之心、憐憫、愛等詞語都讓人感到世俗,可以說是超越語言界限的過剩的感情,或者說是感情過剩。也許是因爲這不是冰冷的頭腦,而是從溫暖的內心,甚至是五髒六腑深處産生的原始感情。但這個詞並不僅僅出現在浪子的故事中。耶稣在表達自己焦急地望著失去兒子後嗚咽著舉行葬禮的寡婦的心情時,《福音書》也使用這個詞。世界上還有比這更溫暖、更強烈、更心如刀割的話嗎?聖誕快樂。文學評論家•全北大學客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