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37個成員國中,韓國大專以上學曆的青年就業率僅列第31位。因爲即使大學畢業,本人的專業和實際就業的工作崗位不相符的“失配”現象非常嚴重,因此很多年輕人在准備就業時選擇了較長的時間或休息。由于經濟增長緩慢,高學曆工作崗位沒有增加也是個問題。
18日,韓國全國經濟人聯合會下屬的韓國經濟研究院(以下簡稱“韓經研”)對OECD成員國25~34歲初級大學畢業生以上學曆人群的雇傭指標進行了分析。結果顯示,韓國的初級大學畢業以上青年雇傭率爲75.2%,低于OECD平均水平(82.9%)。
韓國高學曆就業率低是因爲就業准備生等非經濟活動人口多。韓國青年大學畢業生中非經濟活動人口的比率爲20.3%,在37個OECD國家中,列意大利(24.9%)、捷克(21.7%)之後,排在第三位。去年,每10名青年大學畢業生非經濟活動人口中,僅有3人回答說准備就業,每10人中就有2人回答“只是休息”。
在就業時間延長的原因方面,專業和實際就業崗位不一致的“失配現象”産生了很大影響。據OECD調查結果顯示,韓國就業人員所學專業和工作崗位不一致的比率達到50.0%,在OECD調查的22個國家中最高。據今年統計廳的調查結果顯示,工作崗位和專業的不匹配率爲52.3%,一半以上的就業者在從事與專業無關的工作。
韓經研雇用政策組長金龍春說:“美國斯坦福大學計算機工學系定員從2008年的141人增加到去年的745人,增加5倍以上,同期,首爾大學計算機工學系的定員人數從55人增加到70人”,“符合産業結構變化的專業增加,但是由于定員限制,大學們無法改善體質。”
從2013年到去年,韓國大學畢業生人數年均增加3.0%,而同期高學曆工作崗位卻只增加了1.3%。韓經研方面分析說:“隨著産業結構變化和景氣停滯等,在今後3年內青年大學畢業生的工作崗位有可能減少34.6萬個。”
林賢錫 lhs@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