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韓國的適者生存——聽寫

Posted January. 31, 2017 07:01   

Updated January. 31, 2017 07:16

한국어

《首爾大學誰的成績是A+?》這本書3年前曾受到巨大的關注。這本書通過深入採訪和問卷調查,揭示了韓國社會中“只有善於聽寫才能取得好成績”這一體驗式常識。該書作者曾是首爾大學教授學習開發中心研究教授、教育與革新研究所所長李惠正(音譯),其採訪的最優等生中87%的人都表示,“課堂時間教授的話一句也不錯過,儘量全抄下來”,在考試和完成課題時也照搬照抄。

▷美國名門大學又會是怎麼樣呢?2015年教育電視臺EBS的專題片《考試》中,以曾誕生數名諾貝爾獎獲得者的密歇根州立大學為對象進行調查,結果顯示講課內容的筆記與得分沒有互相關係。當時一名學生說道,“記筆記會阻礙思考。我們不記老師的說明,而是記產生的想法,”這一說法至今印象深刻。從今年第一學期起,首爾大學也計畫實施改變聽寫式學習風土的實驗。據瞭解,將在部分教養科目中,取消得分制,實驗性採用“合格·不合格”的評價制。

▷在我國,“聽寫式”在學校之外也在繼續。幹部們聽寫社長的指示,室長、局長們聽寫長官的指示。“樸槿惠的青瓦臺”則是其頂點。在國務會議或者首席秘書會議上,官員們表情凝重地記錄總統的講話,惟恐漏掉一字的場面,在電視新聞裏屢見不鮮。被逮捕的前總統政策調整首席秘書安鐘範則應該是“模範生”。與極不喜歡當面報告的樸槿惠總統用專門用來通話的便攜電話下達指示,安鐘範一字不拉地記下了長達兩個小時的通話內容,用過的手冊多達17本、510頁。

▷據安鐘範陳述,樸總統在把指示內容念給他聽的時候,還不時地向他確認“你在記嗎?”據推測,這一屆政府的代表性標籤“創造經濟”,從其構想到實施,也都是由“聽寫式”貫穿起來的。在學校裏聽老師的話,到社會上聽上司的話,這是一個以怎麼聽就怎麼記就怎麼遵照執行來擁有核心力量的人乘勝長驅的社會。不過讓人懷疑的是,那裏面能不能有教育改革,能不能培養出第四次產業革命所要求的創造性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