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趙英男與韓江的作家精神

Posted May. 19, 2016 07:59   

Updated May. 19, 2016 08:28

한국어

看到素面朝天、衣著樸素的小說家韓江(46歲)站在領獎臺上,能夠感受到她沉潛在內心的作家精神。在回答記者“今天是不是最開心的一天”的問題時,她答道:“有過更開心的日子。幸福是相當個性化的東西。”“獲獎會被馬上遺忘,重要的是能不能繼續寫下去。”她的話讓人覺得她是一個修行者。真正的藝術家之路,和修行精神其實並沒有什麼不同。

對於“創作的理由”,韓江說道:“是為了分享人生的問題,即使有些不舒坦和艱難。”在人生的複雜旅途中,暫時停下來反省其本質,這是藝術的使命。我一直關注著歌手趙英男的代作爭議,想要知道他“畫畫的原因”。美術界的人們對於趙英男聲稱“使用助手是美術界的慣例”的解釋感到尤為憤怒。40多歲的畫家表示:“如果說是慣例,就是說90%的人都那樣。倒是想問問他,究竟哪些畫家是這麼幹的?”

韓國市立美術館協會會長李明玉(音譯)表示:“需要職員的領域,是需要勞動集約型作業和重複性作業的雕塑、設置、媒體藝術等類型,”“對於把纖細的筆觸和解析材料當作生命的繪畫來說,說助手什麼的,簡直是對畫家的侮辱。”至於他牽扯到現代美術巨匠安迪?沃霍爾和戴米安?赫斯特的分工合作,更是讓人覺得荒唐透頂。一名美術界人士表示:“沃霍爾通過‘複製’”這一手段,表達了對現有藝術的批評,而赫斯特把鑽石嵌在骸骨的作品,則是對人生和死亡的反省。“趙英男借用助手畫的牌九畫,根本不能和他們相提並論。”

一名60多歲的小說家反問道:“一直覺得他錢也賺了不少,活得挺自在的,很羡慕他,居然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還一個勁兒的東拉西扯,真讓人感到失望。被一個年過七十、思考人生最後階段的人攻擊,這本身難道不是沒有管好身邊的人嗎?”趙英男停止藝術活動,好自為之,才是給粉絲們的最後一個交代。



許文明 評論委員 angelhuh@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