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韓國產大米-參雞湯最早將於下月被端上中國人餐桌

韓國產大米-參雞湯最早將於下月被端上中國人餐桌

Posted March. 21, 2016 07:14   

Updated March. 21, 2016 07:30

한국어

韓國產大米最早將於下月初被端上中國人的餐桌。因為中國當局即將決定對屯壓在上海海關的30噸韓國產大米發放衛生證。

據通商產業資源部19日透露,產業部長官周亨煥18日在中國舉行的“第一屆韓中品質監督檢查檢疫長官會議”上,向中國品質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局長支樹平敦促儘快解決大米的檢疫問題。當初韓國政府預想,在1月末運往上海港的30噸韓國產大米的通關程式快速進行,以便在上海和附近地區的樂天超市中銷售韓國產大米。但是,與政府的期待不同,隨著被稱為衛生檢疫的非關稅壁壘拖住後腿,韓國大米的通關日期被一再推延。

在此次的部長級會談中,就去年11月韓中首腦會談上達成協議的韓國產大米、參雞湯、泡菜的對華出口相關的內容進行了具體討論。雙方達成協議,作為代表性的韓流食品,在中國遊客中人氣較高的參雞湯在上半年(1 ~ 6月)開始向中國出口。預計,隨著水產品出口程式的迅速推進,冷凍帶魚、冷凍鯧魚等4種水產品有望在年內被端上中國人的餐桌。

兩國對解除適用于韓國食品和醫藥品、電器電子產品的非關稅壁壘的方案也找到了切合點。雙方同意,一旦食品和醫藥品的安全性獲得韓國食品醫藥品安全部門認可,中國當局也對此承認;縮短電視等電器電子產品在中國獲得產品認證的期限。產業部門有關人士表示:“從韓國產電動汽車電池的情況來看,雙方同意,在韓國企業的參與下實施安全性評估,中國政府將儘快決定是否支付補貼。”



世宗=孫迎一記者 scud2007@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