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社論】“傾向中國是誤會”,取消總統演說文稿是外交失誤

【社論】“傾向中國是誤會”,取消總統演說文稿是外交失誤

Posted September. 27, 2014 03:40   

한국어

9月24日,在美國紐約的主要研究機關代表召開了座談會,但是現場發生了取消提前發放的“樸槿惠總統發言稿”的事情。而這壹事件無法視為單純的偶發事件。青瓦臺方面在活動前按照慣例事先為座談會準備了“總統發言稿”。其中包括“部分人認為韓國傾向於中國,我認為這是對韓美同盟性質的誤解,我希望在這裏消除這種顧慮”等內容。而在座談會結束之後,青瓦臺方面向媒體提出要求稱“總統未按照發言稿發言,請媒體刪除這壹部分”。

按照慣例,提前向媒體分發的“總統發言稿”都會照稿發言。而青瓦臺提出刪除要求的內容接近於本演說的核心內容。總統在海外巡訪之時的演說發言稿,通常由總統擬出主旨,轉交總統宣傳首席秘書官,再由外交部與總統外交安全首席秘書官室參謀們共同制定,最後由總統批復。這壹過程中,自然要經過幾次修改。這種將外交領域敏感的內容包括在演說文中,並已向媒體分發的情況下,在演說現場要求刪除的案例實屬罕見。

樸槿惠總統與中國國家領導人習近平主席於今年進行國事互訪,展現出了兩國友誼。當時美國華盛頓政治圈中就曾傳出有關“樸槿惠總統的韓美同盟政策並不透明”的質疑。而日本趁此機會,大肆傳播“韓國已傾向中國”的說法,激起韓美之間的不信任。而實際演說中刪除的這些內容,是擔憂這種氛圍而強調韓美同盟的發言。

樸槿惠總統很可能顧忌中國方面,認為中國會因“樸槿惠總統看美國眼色”的判斷而表示不滿。也許基於這種因素,樸槿惠總統才會決定將發言內容刪除。但無論如何,將這種敏感內容包括在演說之中,而在活動結束之後表示僅僅是“單純參考資料”的做法,可不是輕易掩蓋過去的普通事件,而是外交失誤。這種完全有可能引發誤會的發言內容,壹開始就不應該列入發言稿中。如果這次事故的起因在於外交部與青瓦臺之間的立場調節,那麽這是更為嚴重的問題。

總統的演說與所要傳遞的信息需要明確分明。更何況是在上演激烈的外交戰的國際舞臺。青瓦臺需要對此做出明確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