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關於朝鮮人權問題,聯合國打破沈默:“該出面廢除政治犯收容所”

關於朝鮮人權問題,聯合國打破沈默:“該出面廢除政治犯收容所”

Posted May. 15, 2014 08:41   

한국어

○“是時候國際社會該采取行動了”

3月份,非塞科委員采納了朝鮮人權現狀和改善勸告案為內容的COI報告書,他強調,“聯合國應當以朝鮮人權問題為議題,國際社會必須采取行動。”6日,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確定的COI報告書中包括了廢除政治犯收容所、禁止公開處刑等268件朝鮮人權狀況改善勸告案。

德國時代周刊“Die Zeit”的記者馬蒂亞斯‧納斯提出“明知朝鮮人權侵害現狀超越想象,但過去數十年裏國際社會卻保持沈默,理由是什麽?”的質疑開啟了專題討論會。柏林自由大學人權學院院長Klaus Hoffmann指出:“之前,因為缺少告發侵害人權的政治犯收容所照片等信息,很難打動人們。COI報告書在缺少視覺性、語言性資料的情況下,讓人們清楚地看到朝鮮侵犯人權的具體事項。”

延世大學洪成必教授(法學)表示:“對朝政策上,韓國政府處於既要施壓又要安撫的兩難境地。不要從政治觀點對待朝鮮人權問題,而是要把朝鮮人權問題剝離為關於人類尊嚴的問題,要有連貫性地處理。”

朝鮮特別人權委員長尹南根(高麗大學教授)表示:“在韓國,有很多人對朝鮮政治犯收容所的存在本身提出質疑。有了聯合國報告書,誰也無法否認這個問題,僅這壹點就具有很大意義。”

○COI報告書的後續對策推進和中國的變化

向國際刑事法庭起訴朝鮮反人權罪行的COI勸告書,成了熱點話題。Klaus Hoffmann教授表示:“向ICC提起訴訟的唯壹方法是,聯合國安理會壹致通過。但是,現實是如果中國反對,就不可能實現。”有人指出,說到底,國際社會向對朝鮮最具影響力的中國施壓,讓中國關註朝鮮人權問題才是最重要的。

前德國聯邦政府人權專員馬勒庫斯-勒寧提議:“既然中國沒有政治犯收容所,那麽,也應該敦促朝鮮取消政治犯收容所。” 德國人權委員長維阿特‧魯道夫要求:“德國保障非法滯留者也可以把子女送到學校,也提供生存基本醫療保障。中國應當按照日內瓦公約,停止強制遣送脫北者,保障其基本權利。”

與會者們強調,COI報告不能止於僅僅給朝鮮人權犯罪貼標簽羞辱(naming & shaming),必須采取後續措施。為此,有人提議,要吸收東西德國分裂時期的人權保護經驗。

前東德人民會議社民黨院內代表裏夏德‧施羅德表示:“分裂時期,西德政府做出過從東德花錢買來3萬5000名政治犯的努力。如果無法除掉獨裁者,那麽至少要進行商務性談判。”柏林自由大學李恩珠教授指出:“有2000名逃北者,因為定居失敗再次流亡第三國。韓國應該總結壹下逃北者管理系統的運轉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