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社論]中秋民心,國民要依據什麼做判斷?

[社論]中秋民心,國民要依據什麼做判斷?

Posted September. 24, 2012 09:21   

한국어

安哲洙候選人19日在總統選舉參選記者會上向新世界党朴槿惠、民主統合党文在仁候選人提議了政策選舉約定的三方會談,接著在21日還提出了會面時限,說:“在中秋之前會面,給國民一個中秋禮物。”對此朴候選人表示:“如果有機會隨時可以會面”、文候選人也給予了肯定的反應,說:“會面是一件好事。”

候選人們進行會同,在國民前面表現出約定政策性選舉的姿態並不是壞事。但是到後來才參選的安候選人在1年的時間裡沒有表態,卻在宣佈大選時作出這樣的提議可能是為了通過三方會談展示自己的存在感,想留下自己主導政策選舉的印象。在沒有提出具體政策的情況下,單是約定政策性選舉相信不成為讓國民心暖的中秋禮物。

中秋是家人和親戚聚在一起,在祭祀桌前面說社會上的事情、形成民心的節日,具有政治意義。中秋民心被稱為是大選的第一次勝負點。李明博預備候選人在2006年中秋以後將與朴槿惠預備候選人的差距拉到兩位數,最總在2007年成為了大國家党大選候選人。專家們預測,今年的大選中會上演朝野難分勝負的局面,因此誰能得到中秋民心尤為重要。對於各候選人來說,提供更多具有肯定意義的話題將更有利。國民對於這三位候選人正在斟酌誰能擔當入後5年國民生活和國家命運的人,但是目前判斷材料並不充分。

在選擇國家領導人的時候最重要的要素是候選人本人的道德性和資質、國政運營能力。候選人與誰一起、用什麼樣的未來的政策引導國家也非常重要。朴候選人和文候選人因為是政黨候選人,可以作出大概的預測,但是這還不夠。安候選人要從基礎上開始展示。

三位候選人如果真正想給國民中秋禮物,最晚也要在本週末拿出一些東西。就是能預測與誰、如何運營國政的選舉對策委員會的方方面面和政策的具體內容。展示性活動或在社會陰處聽取故事進行慰勞的感性步伐不是大選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