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詭異的進口車價格”公平交易委員會出面解決

“詭異的進口車價格”公平交易委員會出面解決

Posted February. 20, 2012 06:36   

한국어

公平交易委員會決定著手調查降低關稅的自由貿易協定(FTA)生效後價格小幅下降、收取過高修理費的進口汽車企業。公平交易委員會的調查範圍將擴大至進口企業和經銷商之間的不公平交易慣例。

據汽車企業19日透露,公平交易委員會近期發佈了含有對寶馬韓國、賓士韓國、奧迪大眾韓國、韓國豐田等進口企業調查計畫的公文。這些企業進口的寶馬、賓士、奧迪、大眾、雷克薩斯排名國內進口車銷量前五名。

直到20日為止,公平交易委員會先以書面形式調查新車價格決定過程與流通機構等候,直接對進口車企業和行銷點開展現場調查。

之所以開展此次調查是因為去年7月韓-歐盟FTA生效後,進口車關稅從8%下降至5.6%,不過卻沒有實際的降價效果。

寶馬與賓士在FTA生效後雖然降低了1.3%∼1.4%的價格,但從去年末開始以追加便利裝置為由提高0.5%∼0.7%的價格。鑒於今年1月末韓元對歐元的匯率比FTA生效前(去年6月末)下跌5.3%(韓元價值提高),歐洲產進口車價格就等於上升5%以上。

過分昂貴的零部件也是此次調查對象。保險開發院顯示,進口車去年的零部件價格為國產車的6.3倍,是當地的1.4倍∼2.4倍水準。公平交易委員會證著重調查進口車經銷商壟斷零部件供應時是否存在“轉售價格維持行為”規定,或妨礙同時進口等的不公平行為。

汽車企業工作人員預測,進口企業與經銷商之間的不公平交易慣例也將是此次調查對象。目前進口車的流通結構為,進口車企業從海外進口汽車後供應給經銷商,且由經銷商運營體驗店並出售。業界專家指出,在這一過程中進口企業以更低的折扣價供應給銷量好的經銷商,而經銷商則為了享受這一優惠低價出售車輛的慣例極為普遍。

不過,一位進口車企業工作人員解釋道:“隨著進口車市場規模變大,品牌間競爭變得越來越激烈,因此不允許有不公平行為”,“零部件價格也隨著進口車銷量的增加逐漸下跌。”



文炳基 韓相俊 weappon@donga.com alwaysj@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