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物價暴漲,示威蔓延至亞洲…“混亂呈世界化”

物價暴漲,示威蔓延至亞洲…“混亂呈世界化”

Posted February. 26, 2011 10:18   

한국어

“茉莉花革命”始於對攀升的“麵包價格”的示威活動,這場革命橫掃北非國家,目前有蔓延至亞洲的徵兆。部分亞洲國家從去年開始飽受食品價格攀升帶來的困擾,近期則出現了相應的大規模示威活動。這些國家與突尼斯、埃及、利比亞等北非國家有相同之處,即存在獨裁、政治腐敗、嚴重的貧富差距等共同點。

政治經濟不安局勢已經超越非洲與中東範圍,蔓延至亞洲。有人士擔憂,圍繞石油和食品引發的資源民族主義,有可能造成新一輪“國際風險”。

○茉莉花革命是否危及亞洲

在亞洲,最先出現茉莉花革命徵兆的國家是印度與孟加拉。23日,印度80萬~100萬低收入農民在首都新德里開展示威活動,對未能控制物價的曼莫漢•辛格總理表示了譴責。

去年,印度食品價格上漲率達11.05%,用於主食咖哩飯的洋蔥價格比前一年上漲了5倍左右。孟加拉作為國際投資銀行雷曼兄弟選定的新一代新興經濟大國“NEXT11”,去年年底物價增長率也達到11.01%,最終引發了國民對物價上漲表示不滿的示威活動。

上述國家採取上調利息、限制主要食品出口等措施,為控制“物價風潮”作出了努力。但是,物價上漲趨勢仍然在持續。尤其是印度與孟加拉進行的示威活動,雖然經濟在增長,但是因為貧富差距加劇,加上政府出現不正腐敗醜聞,隨之引發了反政府示威活動。

部分人士預測,茉莉花革命可能超越南亞甚至將領域擴散至中亞、東亞國家。蘇聯解體後,伊斯蘭地區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等中東國家出現了連續20年由1人長期執政的情況。去年,烏茲別克斯坦和土庫曼斯坦物價分別上漲14.1%和12.0%,政府實施的強壓統治和政治腐敗等現象都與突尼斯和埃及相像。2008年,東南亞地區菲律賓、緬甸等國家曾經因大米價格暴漲而引發暴動,而隨著近期食品價格暴漲,政治局勢不容樂觀。

○茉莉花革命激化資源民族主義

受到茉莉花革命影響,中國也出現了民主化示威跡象。繼20日引起一場示威以後,網路相傳27日將舉行第二次茉莉花革命,中國政府對此十分重視,為防止不穩定局勢演變為政治危機,中國政府正在穩定物價方面作出努力。

但是,中國採取的行動可能對亞洲局勢造成更大危機。一直以來,大米和大麥都是由中國國內自給自足,但是因為從去年10月開始持續乾旱,為杜絕食品價格上漲,中國近期增加了大麥進口。中國增加進口,會造成穀物價格攀升,這將進一步激化新興國家買斷穀物的行為。如果利比亞局勢又擴散至中東,可能會出現“第三次石油恐慌”。屆時,如果先進國家也參與到確保資源的競爭中,有可能出現利用資源當作武器的情況。

LG經濟研究院首席分析師李志平指出:“如果油價與食品價格持續上升,先進國家也有可能難以掌控物價上漲局勢,屆時,世界經濟將面臨巨大困難。”



文炳基 鄭慧珍 weappon@donga.com hyejin@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