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社論] 盧拉獲勝、奧巴馬落敗,韓國2012年

Posted November. 05, 2010 07:57   

한국어

當代政權可以讓國民感受到希望時,國民才會為掌權者給予投票支持。上個月31日,巴西國民在總選時,給盧拉總統指定的候選人迪爾瑪•羅塞夫給予了多數選票。美國則於2日舉行了中期選舉,但是國民的反應是“NO巴馬!”。2年前,巴拉克•奧巴馬以尋求“變化”為競選宣言,獲得了總統職位。但是,他並沒有給美國國民帶來希望,也沒有給他們提供工作崗位。對此,美國國民感到憤怒,且已經逐漸對奧巴馬失去信心。

2007年底,韓國國民普遍對盧武鉉政府感到失望,對於選拔新總統,國民充滿期待。李明博從左派政權入手,稱一定要重整經濟,並因此以超過對手531萬票的得票獲得了壓倒性勝利。政界對手對於李明博的口號指出,“747”藍圖(經濟增長7%,人均國內生產總值4萬美元,7大經濟大國)缺乏實現可能性。但是,国民仍然相信了李明博的承诺。

美國總統奧巴馬上任時,美國正面臨1930年代經濟危機以後最為嚴峻的經濟局勢。奧巴馬雖然強行實施經濟新政並加強了金融救濟方面的財政投入,但是美國國民並沒能得到期待的工作崗位。因為奧巴馬只專注於自己提出的改革協議事項,所以遭到了國民“總統未竭力解救經濟”的怨聲。對此,財政界人士指出:“總統的改革政策在阻礙經濟發展,健康保險改革與金融改革議案造成諸多規章制度與不確定性,這會削減投資者的投資欲望,企業就算有剩餘資金,也不會情願投資。”

美國總統奧巴馬在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坦白表示:“我本以為如果進行財政投資,就可以在短時間內創造許多工作崗位。”如果財政投資用於國民且促進了國民消費,國民的消費又會促進企業生產,使市場進入正常運營軌道。如果真正實現了上述過程,現在美國企業的投資心理必定會極為火熱。

美國陷入經濟危機時,羅斯福總統曾經表示“政府相信各位的能力”,他給所有國民提供了希望與確信。羅斯福總統首先重整經濟,而後再擴大了社會福利。但是,奧巴馬總統稱“我們不能放棄危機”,因此堅持了理想。巴西擁有相當於美國的資源,但是巴西總統盧拉並未享受與美國總統相同的財富。盧拉是首位給國民注入自信心的總統。巴西一位拖拉機司機鄂爾訊表示:“盧拉是讓我們相信我們自己的潛能的總統。盧拉讓我們感受到,巴西是世界上最棒的國家,而且是真正屬於我們的國家!”

盧拉總統最大的業績是實現了經濟增長並縮小了貧富差距。2003年至2008年期間,盧拉使43%的貧困階級擺脫貧困,使3200萬人加入到了中產階級行列。英國金融時報發表社論文章指出:“盧拉使貧困階級的收入大幅增加,將巴西建設成了機會之國。卢拉是让巴西所有国民过上好日子的总统!”

“家庭券”計畫是巴西最具代表性的擺脫貧困的計畫。這個計畫每月向貧困家庭支付小額資金,以便讓這些家庭的孩子不會失學,並能讓這些家庭享受到醫療服務。因為此項政策,負責福利的公務員增多,因此也減少了福利費虧空等情況。此項福利制度由盧拉的前任總統提出,而盧拉上任後繼承該項政策,創下了良好的業績。

盧拉總統是工會主席,但他並沒有僅站在工會一邊。他給企業提供充分的自由、促進企業民營化、通過緊縮政策和外資招商等方法,使巴西經濟躍居到了世界第 8位。今年,巴西經濟增長率達到7%,失業率則控制在了2002年以後的最低值6.7%。另外,巴西還成功獲得下一屆世界盃(2014年)和奧運會(2016年)的舉辦權,真可謂是慶典之國。

10年後,韓國人口將會逐漸減少。韓國要在此之前實現先進國家的夢想,要走的路還很長。在一個公平的社會,付出努力的人應當獲得相應的回報。政府有必要給需要幫助的國民提供援助,但如果政府欲負責國民的一切基本生活,國家將會陷入福利之患。不知看到巴西和美國的領導人,韓國的執政黨與野党有何感想。2012年,韓國應當選舉哪位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