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點評】德國“製造業的力量”

Posted May. 31, 2010 03:00   

한국어

歐元區(採納歐元的國家)16個國家中,經濟規模最大的德國在歐元危機中的發展勢頭依舊良好。其第1季度的增長率同比增長0.2%,連續4個季度呈現增長的勢頭。據展望,德國第2季度的增長率將進一步走高。去年,德國中央銀行——德意志聯邦銀行的增長率為-5%。然而,預計今年德意志聯邦銀行的增長率能達到1.6%。雖然兩國的經濟規模差異原本就較大,但是對於剛經歷國家破產危機、進入超緊縮狀態的希臘而言,德國經濟依舊遙不可及。

▷德國經濟之所以躍進,是出口和資本投資劇增的緣故。今年,歐元大幅下跌14.5%,使德國的出口商品在價格在極富競爭力。去年年末,價值5萬歐元的德國汽車,在美國的銷售價為7萬1900美元。可是,今年的銷售價卻為6萬1500美元,整整便宜1萬美元。雖然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前後,德國的經濟曾一度陷入低谷,但隨著德國改善其勞動市場,增加製造業的生產,經濟逐步穩定的增長。

▷可是,匯率並非最大的“功臣”。21世紀初,德國的失業率高達10%,迫使其不得不在雇傭及創業上放鬆管制,減少福利。當時,德國大幅減少了只有擁有師傅(Meister)資格才能進行創業的領域。經過5年的努力,德國的失業人數從500萬,減少至400萬。4月份,失業率下降至7.8%。11年來,歐元區整體的失業率超過10%。與此相比,德國不失為“就業的奇跡之國”。

▷強而有力的財政後盾是德國的又一優勢。雖然近來歐洲的財政赤字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5%,但是歐洲陷入財政危機的國家依舊比美國、日本要少。歐洲宣佈,將從明年起,持續6年採取財政緊縮的措施,縮減約3%——100億歐元(約15兆韓元)的年度預算。在政府考慮採取減少失業津貼等福利方案的同時,也出現了提高稅金的主張。這與韓國有著天壤之別。隨著經濟恢復迅速,韓國提出不分貧富,從財政撥款為全體學生提供免費伙食的主張。

評論員:洪權熹 konihong@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