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經常收支黑字規模突破420億美元,創下了歷史最高值。但是,今年進口額下降幅度超過出口額下降幅度,其造成的“經濟蕭條形黑字”規模有可能大規模下降。
韓國銀行於27日發表的“2009年國際收支動向”表明,去年的經常收支達到了426億7000萬美元。這是因為進口額大幅下降,商品收支黑字規模達到了歷史最高紀錄——561億3000萬美元。
因為韓元與美元的匯率上升(韓元價值下降),旅遊收支赤字有所下降。加之與運輸收支黑字規模的減少及其它服務收支出現赤字,服務收支方面出現了172億美元的赤字。收入收支也因利息收入的減少,黑字規模從2008年的59億美元下降到了45億5000萬美元。去年,因為有大量外國證券投資者進行了投資,年資本收支創下264億5000萬美元,創下了1980年開始統計資料以來的最高值。
去年12月,經常收支規模達到15億2000萬美元,比前一個月下降27億6000萬美元,創下了11個月以來的最低值。從去年2月開始,經常收支連續11個月創下黑字,但是黑字的規模已經連續兩個月下滑。
韓國銀行國際收支部部長李永福預測道:“因為商品收支創下的大規模的黑字,去年的經常收支創下了歷史最高值。今後,如果國際油價上漲且國內經濟回升,進口額將繼續上升,而黑字的規模會有相當大規模的下降。”
文炳基 weappon@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