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點評] 少女效果

Posted January. 29, 2009 07:03   

“她還要更努力學習”。母親就這樣讓十六歲女兒乘坐下午11點57分的末班車回到首爾。那是小學六年級,剛開始往村子裏供電的時候,白天要幹活,晚上要在學校讀書,這對於一個小孩來說十分艱難。如果目前沒有堅持讓女兒讀書,就不會有現在的小說家申京淑(著作‘拜託母親’)。而且她曠課時,老師沒有都罰她寫檢查,並且如果沒有在她的檢查中發現文學才能的話,也就沒有今天寫出暢銷書的作者了。

▷1960、1970年代,我們雖然窮但學習熱情卻非常高。並不是所有國家都像我們國家一樣。當時,為了讓孩子們幹活,大部分發展中國家沒有讓孩子讀書,特別是女孩,就更難讀書寫字了。塔利班掌權的阿富汗就根本不允許女孩上學,從而導致了貧困和家庭暴力、失業、低開發的惡性循環。1994年面臨外匯危機的墨西哥,1997年開始導入了名叫“機會(Oportunidades)”的福利制度。這是政府為了讓貧困階層的所有孩子上學讀書而提供學費的制度。結果,1996年達37.4%的貧困階層10年後下降到了13.8%。

▷1992年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薩默斯(現美國國家經濟委員會議長)曾說過:“教育發展中國家的少女會有最高的投資效果”。只要多上一年小學就能增加20%的未來收入,如果上中學就能增加25%的收入。只投資35%收入的男性相反,女性會向家庭投資90%的收入。而且受過教育的少女成為母親後更能教育子女,甚至還能減少嬰兒死亡率和愛滋病感染。

▷昨日開幕的2009年世界經濟研討會指出,通過“少女效果(Girl Effect)”克服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困難是研討會議程之一。少女的中學畢業率增加10%,貧困國家的經濟就能多成長3%,這就是所謂的少女效果。無視少女效果,女性發展、社會開發也必然落後。我国的近代化就是论证少女效果的有力依據。

評論員 金順德 yuri@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