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物價暴漲、收入減少—韓國經濟走下坡路

Posted June. 03, 2008 03:37   

한국어

上個月,消費者物價上漲幅度創7年以來新高。然而,市民真正能夠使用的錢卻減少了。令人憂慮的是,如果國內需求降低,下半年經濟增長率將逐漸下降,有可能導致停滯性通貨膨脹。雖然貿易指數在6個月期間顯示盈利,但是對韓國經濟的支柱—美國的出口正日趨減少,處於不穩定狀態。

2日,統計局發佈的“消費者物價動態”表示:5月份,消費者物價與去年同期相比上漲4.9%。自2001年六月(5.0%)以後,6年11個月以來創歷史新高。

今年以來,物價增長率為;1月,3.9%;2月,3.6%;3月,3.9%,一直保持在3%左右。自4月呈現出4.1%的增長率以後,增長幅度正日趨擴大,物價當局不由得緊張起來。

原油、黃金、大麥等國際原材料價格上漲,經過1個月左右的時差反映到國內物價。因而,近日國內物價急劇上漲。

統計局解釋道:實際上,上個月汽油、輕油、澄油等石油價格與去年5月份相比,上漲了25.3%。因此,5月份物價上漲4.9%的統計資料中,1.43%是由於石油價格上漲引起的。

政府集中管理的生活必需品有52種。與4月份相比,52種產品中有28種產品價格上漲。豬肉價格上漲11.4%,肥皂等洗滌用品價格上漲7.4%。此類市民生活必需的產品增長幅度特別大。

這一天,韓國銀行表示:因為油價過高,實際貿易損失擴大,第1季度,實際國民總收入與去年第4季度相比下降了1.2%。自2003年第1季度(-1.6%)以後,是下降幅度最大的一次。

進口產品價格驟漲,而出口產品的價格仍保持原狀,因此第1季度實際所得下降造成的貿易虧損額為27兆4000億韓元。這是歷史上以季度為標準統計出來的最低值。

消費者購買力下降,國內需求對國民生產總值增長的影響下降了0.1%。與出口一同成為經濟增長的重心的國內需求侵蝕了經濟增長率。

然而,上個月貿易額達到10億4000萬美元,自去年11月以後,6個月以來第一次盈利。知識經濟部透露,5月份出口額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27.2%,為394億9000萬美元;進口額增長28.8%,為384億5000萬美元。

延世大學經濟學專業教授李鬥遠表示:“總結縣宏觀經濟狀況,有必要降低韓元—美元的匯率,降低進口產品的價格,並減少輕油等於市民生活直接相關的稅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