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點評]“民意”高度上升的秘訣

Posted May. 24, 2008 08:56   

한국어

經濟增長的核心要素是什麼?世界銀行(World Bank)為了尋找答案,邀請世界上的21位專家進行研究。結果專家組把“領導者的領導能力”排在了首位。此次研究主要對韓國、日本、中國、新加坡、泰國、印尼、馬來西亞等以亞洲為中心的11個國家進行調查。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這些國家的發展速度雖然有先有後,但都在二戰後的25年內,一直以每年7%的增長率穩步增長。

世界銀行在本月21日發行的“增長報告”中指出:“韓國過去在亞洲屬於非常貧窮的國家之一,但是韓國現在的經濟水準可以與斯洛文尼亞,以色列,沙烏地阿拉伯等富有國家相媲美。在上述的11個國家中,韓國,日本,中國,新加坡等已經成為了發達國家或已接近於發達國家。但是巴西等國因為在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缺乏國家領導能力,失去了經濟增長的勢頭。”這份報告雖然沒有具體指明特定國家的成功案例,但卻成功地讓人們認識到領導能力的重要性。

但是諾貝爾經濟學獲獎者羅伯特.索羅博士指出:“經濟的增長要使人民受惠。領導者只有讓人民相信這些,才能促進經濟的增長。”就是說,一名領導者就算擁有超群的領導能力,如果得不到大多數公民的支持,該國經濟也不可能得到增長。世界銀行發展委員會副委員長也同意索羅博士的觀點,他指出:“沒有可以使經濟長期增長的良藥或公式。”也就是說領導能力本身是不具有使經濟增長的特殊“魔力”的。

研究組可能借鑒了新加坡前總統李光耀,韓國前總統朴正熙等長期執權,使經濟高度增長的領導人的例子。當然,不能過於低估這些人對經濟增長的功勞。但是那種專制領導的時代將一去不復返。現在的人民所需要的是,可以用民主性魅力說服群眾,感動群眾的領導人。現任韓國總統李明博在當選之後對開通運河,進口牛肉等種種問題的態度,讓我們再次清楚認識到,可以與公民溝通,取得民心的領導能力是多麼的重要。

評論員 陸貞洙 sooya@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