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特檢第2次傳喚三星董事長李健熙,並調查“適用1000億韓元的漏稅嫌疑”

特檢第2次傳喚三星董事長李健熙,並調查“適用1000億韓元的漏稅嫌疑”

Posted April. 12, 2008 03:52   

11日,趙俊雄特別檢查組第2次傳喚調查了三星集團的董事長李健熙。

從當天的上午開始,位於首爾龍山區漢南洞的特別檢查組的大樓,由250餘名的採訪團和300余名員警,60余名的示威隊伍水泄不通。

下午2時,抵達特別檢查組大樓的李會長只是偶爾以微笑回應採訪團的提問。

▽確定漏稅規模

當天,特別檢查組表示道:已最終確定李會長實際所有的1300多個匿名股票帳戶交易差額的逃避轉讓所得稅的規模。

這意味著即將決定起訴李會長的具體內容。

對此特別檢查組援用有關前總統金永三總統的次子金賢哲的大法院判決書中的漏稅法理。

金賢哲以漏稅的嫌疑起訴拘留之後,1999年4月時,被大法院判為有罪。

這是以漏稅構成刑事處罰的首例案件。

此判決書是大法院對匿名帳戶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構成刑事處罰的最初的解釋。

▽匿名帳戶構成刑事處罰的情況

法院不是單憑曾利用匿名帳戶的事實進行處罰。

對金賢哲的判決書中寫道:“不是脫離具體的行為動機,過程等因素,單憑曾利用匿名帳戶的事實斷定在任何情況下構成隱藏積極所得的行為。”

但往多個匿名帳戶存入金錢;向其他匿名帳戶多次重複存入金錢;即使是僅1次的向匿名帳戶存入金錢紀錄也是隱藏憑藉名義人之間的特殊關係取得的收入等情況,也都構成積極行為。

把上述內容作為標準的話,三星很暗避免根據匿名帳戶的刑事處罰。

特別檢查組已確定三星已向多個(1300多個)匿名帳戶分散存入金錢;若匿名帳戶所持職員去世,退休,提升時,向其他帳戶反復存入金錢;在第1次的調查中已確認所有的匿名帳戶所持職員們都與李會長有特殊的關係。

▽三星竭盡全力縮小漏稅規模

若把用匿名帳戶只進行過一次股票交易行為視為積極的隱藏所得的行為的話,社會各界將對此發表相互不同的觀點。

那是因為三星公司沒有向大多數的匿名帳戶存入金錢。

預計即使是李會長被起訴,三星舉出確認持有匿名股票的一部分高級職員的例子,將強調隱藏所得的行為不那麼積極或完善。

即使是數千億韓元的匿名帳戶也是開戶後,尚未進行過一次交易的話,不發生轉讓所得將排出在刑事處罰的範圍之外。

起訴李會長已成既定事實,雖然竭盡全力縮小漏稅規模,但11日為止,已確認的漏稅金額超過了1000億韓元。

特別檢查組表示道:最近,李會長的經紀人戰略企劃室常務全龍培每天都接受調查,竭盡全力向縮小漏稅金額。



崔瑀烈 全芝星 dnsp@donga.com verso@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