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走向結實“坦克主義”的日本

Posted April. 11, 2008 03:06   

한국어

從反復重建的“消費型社會”走向結實長久的“儲備型社會”。

第2次世界大戰之後的高速發展時期建的建築物或設施正處在更換時期的日本,政府提倡普及“200年房屋”等,試圖向可持續性的社會轉型。

日本政府正在探尋從高消費促成高速增長的舊體制中擺脫出來之後,試圖走向創造出持久耐用的社會資產的“思維轉換”之路。

▽增加住房的使用壽命

日本的獨立住房和公寓等公共住房的平均壽命為30年,跟英國的77年、美國的55年相比,時間明顯短小。

日本政府計畫通過普及“長壽房屋”的方法,減輕更替住房時產生的環境因素的負擔。為此已向國會提交了“住房長期利用促進法”。

常說的“200年房屋”由於結構結實,因此耐用,還能根據家族成員和年齡的情況自由變換其內部結構。此方案是去年5月,由富天康夫總理擔任執政自民黨的住房土地調查會長時,所提議的。

日本政府還計畫擬定記錄修理明細等資料的“住房簡歷”,並能依據此資料讓消費者進行誠信的房屋交易。政府解釋道:雖然長壽房屋的建築費用跟普通房屋相比多20%左右,但房主能以合適的價格進行房屋交易,因此以長遠的眼光來看利大於弊。

自民黨預算:若全國所有房屋的使用期限為200年時,能減少重複建設,因此能減少1000萬噸跟房屋相關的廢棄物。

日本政府為獎勵長壽房屋的普及,將會採取減少消費稅和固定資產稅、所得稅等稅金並降低房屋貸款利息的方針。在今年的預算中,將拿出135億日元來支援開發長壽法務的開發者們。

▽也將延長社會基礎設施的壽命

對日本來說更替已陳舊的橋樑或自來水管等社會基礎設施,是迫在眉睫的工作。日本政府正在探尋通過強化這些設施的內部結構來延長其使用時間的方案。

為此,國土交通省從去年開始著手調查全國的橋樑和下水道、港灣設施的實際情況。在日本長達15m以上的橋樑就有14萬個左右,其中到2006年時,其內部結構的年限超過50年的橋樑達到8900個左右,到2026年時將增加到6萬8000個。

在全國範圍內長達60萬km的自來水管都存在老化嚴重的現象。據後生勞動省的瞭解:10年之後超過法定內部結構年限的水管將達到40%。跟高速增長期持續建設的時期不同,對自來水管工作人員來說,自來水管的更新工作是第一次。同行業中也正忙於開發比以前能耐用的素材和施工方法。

東京大學的名義教授指出:“若想建設耐用型社會的話,需要對今後100年的綜合國家戰略進行展望。”



徐永娥 sya@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