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醫生們,請摘下有色眼鏡,傾聽一下患者的苦處”

“醫生們,請摘下有色眼鏡,傾聽一下患者的苦處”

Posted October. 27, 2007 03:09   

한국어

到2004年為止的15年間,美國的安女士,已經看過30余名醫生。30歲的安女士患有一吃飯就感到噁心和痛症的病症。有些醫生說這是暴食症和拒食症綜合的一種食餌障礙。她不僅看過內分泌學醫生,連血液學、精神醫學的醫生都看過了,但至今她的病還是越來越惡化。

醫生們建議她每天儘量食用一些容易消化的以澱粉為主的食物,但她的嘔吐還是沒有治好。一位醫生診斷這是過敏性大腸症候群。

2004年安女士見到了美國波士頓醫療中心的麥隆博士。她認為他也會跟其他醫生一樣,觀察一番後,建議自己用相似的治療方法。但結果出乎意料。麥隆博士傾聽了患者的症狀。

麥隆博士說安女士患有小兒脂肪便症(就是對於那些主要食物產生過敏的一種症狀)。就是說以前的那些醫生向對主要食物過敏的安女士建議食用那些食物。哈夫大学医科大教授说不倾听患者苦处的醫生不是真正的醫生。

這位教授寫的書裏面寫了給患者治病的時候醫生應該想到什麼,他的思路應該按什麼樣的方向走。這位教授是著名的治療血液疾患的醫生。

他們觀察實習醫生們治療患者的過程中,沒有傾聽患者的問題從而感到非常失望,對教他們的自己也感到失望。他在自己的書裏寫到:與患者之間的對話會對醫生的思考和診斷起著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醫生要拋掉自己的固定觀念。過於自滿也會給患者帶來危險。

加拿大急診室的凱利博士給我們講了一個故事。以前體格非常好的一個森林工作人員因胸部痛症來到了醫院。凱利博士表示沒有什麼大礙。第二天這位博士聽到這位患者因心筋梗塞再次來到醫院的消息而感到膽怯。因為曾給這位患者檢驗的時候雖然知道他有狹心症症狀,但因為他的身體看起來非常健康,所以沒有告訴他狹心症症狀引起的其他疾患。

偏見會給患者造成危險。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一位博士從實習生那裏得到了關於一位70歲老患者的資訊。成天到晚的酒氣、每天晚上喝酒,不說也知道就是酒精肝硬變症。

面對這樣的患者實習生透露了自己“非常厭惡”的感受。但博士卻放下偏見,給這位老患者進行了多樣的檢查。檢查過程中發現了引起肺和肝疾患的稀有遺傳疾患。而且居然這位患者不是酒精肝硬變症。

就像如此這本書寫了所有有名醫生們誤診的經驗,也一五一十地寫了醫生見到患者怎樣開始進行治療,非常的生動。

表面上看起來這本書是讓醫生們看的,但其實是那些患者或患者的家屬要看的書。因為有些患者對那些沒有誠意的醫生或者誤診的醫生感到厭惡,也不想再去看病。这本书给于那些人正确的信息。這本書題目叫《 How Doctors Think(2007年)》。



尹完準 zeitung@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