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塔利班一再改變釋放被綁架韓國人的條件

Posted July. 25, 2007 03:03   

한국어

塔利班在綁架韓國人質第二天20日,作爲釋放被綁架者的條件,提出了“韓國撤軍”和“釋放與被綁架者人數相同的23名塔利班俘虜”。但在此後又排除了韓國已經預定在今年末撤軍的撤軍要求,增加了要求釋放的塔利班俘虜人數。

到24日,首次提到了錢的問題。日本共同通訊社當天報道說,阿富汗政府代表稱,塔利班要求韓國政府作爲與被綁架者通電話的代價,支付10萬美元。

▽想通過提升緊張度得到最大限度的成果的戰略=《每日新聞》24日報道說,塔利班23日上午在阿富汗南部與美軍展開激戰之後,將“用人質交換相同人數的塔利班俘虜”的條件提升到了“每名韓國人質交換5名塔利班俘虜”。

阿富汗政府的相關人士也在23日表示,從22日晚開始進行的談判中,塔利班根據情況的變化,不斷改變條件。

據分析,塔利班經常改變釋放韓國被綁架者相關要求的目的在於,造成緊張感,從而對阿富汗政府和韓國政府施加壓力。

在韓國政府代表團與德國不同,對人質釋放談判顯示出積極態度之後,塔利班很可能是想利用這一點得到最大的成果,因此改變了要求條件。

此前,塔利班在今年3月要求用綁架的義大利記者交換5名塔利班俘虜,誘使義大利政府對阿富汗政府施加壓力,最終達到了釋放塔利班俘虜的目的。

▽ 因生疏的綁架狀況在塔利班內部引發混亂=日本《每日新聞》24日對於塔利班經常改變要求條件一事報道說,一次綁架多名人質對于塔利班而言也是生疏的狀況,因此有可能在內部引發了混亂。

就是說,一次綁架了23名人質,而且其中有18名女性等情況,對於他們而言是“陌生的”狀況。而且人質的身份並不是聯合國(UN)等國際組織下屬的人或軍人,而是前往當地進行慈善活動的單純平民,估計這一點也讓他們感到驚惶。

另外,還有分析說,派遣到阿富汗的韓國軍並非戰鬥兵力,而且當地人對韓國的認識也是肯定性的,預計這也將成爲他們在談判的時候會考慮的要素。

塔利班雖然是激進的武裝團體,但無法無視自己當作根據地的地區的民心。

實際上,中國新華社報道說,韓國人遭綁架的加茲尼省的1000多名居民于24日舉行了敦促釋放被綁架韓國人的街頭示威。

這證明當地的民心對韓國與韓國被綁架者是善意的。



南源相 surreal@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