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觀點] 透明的學校

Posted April. 30, 2007 03:43   

한국어

“在J高中、H高中、K高中之中,哪所高中的升學率高?”“這次我考上了Y高中。2000年以來,通過保送和高考,共有多少人進了首爾大學?”這些是在門戶網站中能經常看到的提問。學生們最想知道的是哪所學校的教學質量更高。因爲,學生們認爲,只要考上教學能力高的學校,“努力就能考上理想中的大學”。一些網民胡亂回答說“J高中不如H高中和K高中”、“據我所知不怎麽樣”等,但實際上這些問題很難進行確認。因爲,在強調“透明性”的大韓民國,上述的學校資訊屬於不能公開的秘密。

▷自由主義教育運動聯合的常人代表趙全赫(仁川大學教授)等人去年將教育人力資源部告上法庭,要求教育部公開小學、初中、高中的學業成就度評價結果和高考成績原始資料。因爲他們認爲,既然學校之間的成績差距是客觀存在的問題,只有公開這些資料才能找到縮減這些差距的方法。法院在一審判決(去年9月)中要求教育部公開高考原始分數,又在本月27日的二審判決中要求教育部公開小學、初中、高中的學業成就度評價結果。

▷高等法院法庭表示,國家具有根據國民的能力提供均等教育的憲法義務,爲克服過度的考試競爭和破壞公共教育、依靠課外輔導的現實情況,需要公開這些資料。也就是說,通過公開這些資訊得到保護的國民利益要大於隱瞞這些而保護的教育當局的利益。學校顔面掃地只是一時的困難,如果這樣做能得到政府的支援,實施具有競爭力的教育,對任何一方都有好處。

▷然而,教育部主張“一旦公開學校資訊,將導致學校之間、地區之間的過熱競爭和排序現象,這樣無法正常實施教育課程”,並表示將提出上訴。實際上,教育部真正擔憂的是,這樣做必須承認不合理的平均化政策已經失敗,必須否定在不存在學習能力差距的假設下才能存在的“內申等級錄取制度”。由此可以看出,現政府並不透明,並不對國民坦誠,並不尊重憲法精神和法院的判決。

評論員 金順德 yuri@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