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日裔美國政治家遞交譴責日本的決議案

Posted February. 02, 2007 06:47   

한국어

“我姓本田。沒有比這更能說明我是日本人的後裔的名字。”來自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聖克拉克縣的邁克·本田(照片)是美國衆議院唯一的日裔議員。自2001年9.11恐怖襲擊後,美國的穆斯林因忍受不了美國人的仇視眼神,紛紛欲取一個西方名字,但本田積極勸說他們不要這麽做。他說,與生俱來的血脈不能改變,也改變不了。如此重視血脈的本田卻草擬了強烈譴責日軍強征慰安婦的獸行的決議案。

他獲得6名議員的簽名,於上月31日(當地時間)向衆議院提交了決議案。

去年9月雷恩·艾文斯議員提交的決議案在衆議院國際關係委員會通過後被否決。本田的決議案是對上次的延續。艾文斯因患帕金森病已於去年年底退出政壇。

本田說:“能接過艾文斯點燃的火把感到非常榮幸。”他草擬的決議案內容更嚴格。決議案要求日本政府承認慰安婦的歷史責任並進行道歉。決議案稱:“要通過日本首相發表公開聲明進行道歉。”

本田在當天提交決議案時發給佩洛西議長的聲明中強調說:“我提交該決議案的目的並不在於讓日本顔面掃地。我的目的是爲在殘酷的獸行中活下來的女性討回正義。”

遞交譴責日本強征慰安婦行爲的決議案的本田解釋說:

“美國議會於1988年制訂了《市民自由法》,對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將美國國內的日裔美國人關進強制收容所進行了道歉。我親身體驗到在強制收容所度過童年的人決不會忘記過去,只有通過國家的行動(道歉)進行的和解才具有永久性的效果。提出該決議案就是爲了和解。”

1941年出生在加利福尼亞州的本田回憶說:“父母對我說,日本對珍珠港發動空襲後,全家人被擋著窗戶的汽車帶到了一個地方。”他的家人被關進科羅拉多州強制收容所,直到1953年才獲釋。出獄後,他的父母在草莓農場做苦力。

本田原先是一名教科學的教師,曾兩次擔任公立學校校長,2000年本田當選爲衆議員,他已連續4次當選議員。在擔任州議員時,他也曾提出過要求日本政府就慰安婦和發動戰爭進行道歉的決議案。

該決議案能否被衆議院大會通過還是未知數。據悉,衆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湯姆·蘭托斯和佩洛西議長支援該決議案,但日本高薪雇傭曾擔任衆議院共和黨領袖的鮑勃•邁克爾和前衆議院議長托馬斯·福利等重量級人物展開水底外交戰。

當天,本田在聲明的結尾呼籲說:

“帶著慰安婦的創傷生活的爲數不多的生存者正在逐年減少。要幫助她們取得心中的和平。美國要用行動表現出已聽到渴望正義的她們的聲音,並用行動支援她們。”



李基洪 sechepa@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