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社論] 新城市風波表現出政府的無能和不負責任

[社論] 新城市風波表現出政府的無能和不負責任

Posted October. 28, 2006 07:06   

政府昨天正式發表的將仁川黔丹地區開發爲新城市的計劃雖然意在穩定住宅市場,但卻造成了市場的混亂和房價上漲。三天前,建設交通部長官秋秉直突然做出預示性發言,爲投機行爲煽風點火,結果,遭殃的還是國民。

以往的經驗告訴我們,即使是包含完善的預防投機對策的新城市計劃也會引發投機。具有住宅行政工作經驗的秋秉直不可能不知道這種情況。更何況,最近市場對資金流向和住宅供需動向極其敏感。在這種情況下,政策官員的一句話可能會掀起軒然大波。既然住宅政策最高負責人因發表不成熟的新城市計劃,造成房價進一步上漲,就應承擔相應的責任。

政策的制定與發表的重要性絲毫不亞於其內容。制定政策時,不但要考慮政策的消費者國民和市場狀況,而且還要考慮到副作用等可能出現的突發變數。抹殺政策效果,造成後遺症的當事人是長官。如果對這件事情以青瓦台的調查和總理的批評敷衍了事,就永遠都不能落實責任行政,“業餘官員”們不負責任的綜合症也將進一步擴散。

正如政府所言,擴大數量上的供應和管制投機不是住宅政策的全部內容。住宅政策對國民生活水平産生很大影響,所以要慎重採取政策。但去年4月在第17屆議會選舉上落選後,因“報恩”人事被提拔的秋秉直違背了這種期待,表現出“情投意合政策左沖右突的行政”。每當面對公開公寓轉讓價、允許擴大陽臺面積、轉讓板橋新城市等國民關心的問題,就反復表現出“出爾反爾的行政”。在這一年半來,盧武鉉總統有沒有還清對他欠下的人情債我們不知道,但國民的心早已傷痕累累。

秋秉直要主動請辭。統一部長官李鍾奭因對北政策失敗,給這個國家和後代留下了沈重的包袱,但他狡辯說:“我辭職不是因爲政策失敗,而是因爲政治鬥爭。”希望秋秉直不要找“因爲投機者辭職”的藉口。政府要從房地産政策整體失敗中吸取教訓。如果借此機會修正去年8.31房地産綜合對策、今年3.31對策等反市場政策,就能減少過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