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觀點]“5次”會餐

Posted August. 17, 2006 03:35   

한국어

畢業于美國名牌大學的安德裏亞·桑切絲從小立志成爲新聞記者。她把在服裝界的權威人物、時尚雜誌《Runway》的主編米蘭達·普雷斯麗的手下擔任私人助理時經歷的如同地獄般的職業生活寫在一本小說裏。這本小說就是《時尚女魔頭》。該小說一經出版就成爲話題。前任秘書愛米勒對桑切絲說:“因爲不知道米蘭達什麽時候打電話,幾個小時都不敢上廁所。”聽到這句話,桑切絲嚇了一跳。在美國度過一段職業生活的人說,雖然還未達到沒時間上廁所的地步,但勞動強度超乎想象。

▷在美國午餐時間爲一個小時,其中,30分鐘是法律規定的,剩下的30分鐘是公司提供的,但多數職員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用三明治和咖啡充當午餐。所以,“外賣”文化也非常發達。相反,如果在公司工作到深夜,就會被視爲“無能”。所以,即使不願意把工作帶回家,一到下班時間也會毫不猶豫地跟同事說“拜拜”。

▷“酒吧,練歌廳,再到酒吧……這樣反反復複5次後,淩晨4時才回到家。但第二天來的都很早。”這是在SK集團完成“全球實習”課程的某外國大學生對5次會餐後,第二天準時上班的韓國企業文化“驚歎”之餘,發表的文章。在他看來,這表現出了韓國職員驚人的鬥志。但如果是讓上司看到自己上班後,躺在桑拿房睡覺的人看到這篇文章,會覺得非常好笑。

▷我國職工的工作時間要比發達國家長。但因爲公私不分等各種原因,效力和生産效率與工作時間不成比例。在工作時間出去抽一支煙也帶著一大幫人,去喝一杯咖啡也聚集在一起聊天。日本職員在正式上班前做團體操,並事先準備工具。但我國職員把工作時間做體操和準備工具當作理所應當的事情。外國實習大學生發表的文章不就是對“邊工作邊玩”的韓國人工作文化的“如同稱讚般的諷刺”嗎?

評論員 鄭星姬 shchug@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