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甚至想起訴政府

Posted July. 24, 2006 03:18   

한국어

在首爾江北地區的大學街經營規模較大的A餐廳的申相浩(化名,60歲)21日淩晨5點半走出了家門。這是爲了在早上6點開門的早市上親自挑選一天要使用的食品材料。申相浩30年如一日般地每天都去“早市”採購。他表示:“僅在2、3年前,去逛早市還是很開心的事情,但最近心情卻只感到非常沈重。”

1992年開了目前這家餐廳的他在6年前的2000年,日均和月均銷售額分別達到了130萬韓元和3863萬韓元。同年還用積攢下來的錢和銀行貸款,購買了含稅的建築物(建築面積爲90坪)。

申相浩透露說:“當時給10名員工支付薪水,繳納稅金和各種公共費用、除去材料費之後,也能掙不少錢。”

但是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銷售開始減少。

今年上半年(1∼6月)A餐廳的月均銷售額爲3348萬韓元。如果只單純地對金額進行比較,就是比2000年減少了515萬韓元的程度。

但是如果看看內部,就只能歎氣。

他表示,這還是在食品價格幾乎被上調了兩倍的情況下,維持這個程度的。2000年裏脊1人份的售價爲1.4萬韓元,而現在的售價是2.7萬韓元。

首先是收入減少,人工費用和各種稅金負擔飆升。

雖然將員工減少了2名,但每個月的人工費用達到1130萬韓元。比雇用10名員工的2000年(1050萬韓元)還要多。人均平均薪水從105萬韓元上升到了141萬韓元。

稅金的情況也是同樣,在2000年作爲所得稅和附加價值稅是負擔了700萬韓元的程度,而去年是繳納了1700萬韓元。信用卡銷售有所增長,現金收據制度的引進産生了影響。

他表示,與2000年相比,食品材料費大幅上升,將銷售額的一半正在被用作食材購買費。並稱:“以現在的收入,扣除人工費用和各種稅金,貸款利息等全部支出之後,作爲淨收益剩下的資金年間只有500萬韓元左右。而這點錢說實話用來維持生計都有點吃緊。”

申相浩將經濟停滯選爲了餐廳銷售減少的最大原因。“客人與6年前相比減少了一半,再加上前來消費的水平也從人均平均2萬∼3萬韓元大幅下降到了1萬∼2萬韓元。”

他吐露說,隨著餐廳經營環境惡化,關門的同行也在增多。

據韓國飲食業中央會的統計,今年上半年,在A餐廳所在的區,有242家餐廳開業,367家餐廳關門。關門的餐廳數多於開業餐廳數的情況尚屬首次。

“大家都說經營比外匯危機時期還要艱難。還提議返還餐廳許可證,展開示威。一想到政府就火冒三丈,嘴上說會制定出支援個體戶的對策,但實際上只是一再增加稅負,對個體戶的艱難處境根本就不聞不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