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觀點] 八色美國觀

Posted June. 28, 2006 03:02   

한국어

“親中國,結日本,聯美國。”1880年8月,在東北亞劇烈動蕩中,朝鮮爲生存垂死掙扎。當時,清朝駐日本公使何如璋通過部下黃遵憲制定的《朝鮮策略》,提出了這樣的建議。文章中勸告朝鮮爲阻止俄羅斯南下,對外保持平衡,對內實現自強。這篇由6000字組成的文章促使高宗下決心從鎖國到開放。2年後的1882年5月22日,朝鮮與美國簽署《朝美修好通商條規》,建立邦交。

▷但“聯美”過程並不順利。第一批美國留學生俞吉浚在1885年的《中立論》中說:“我們與美國的親密只限於通商領域,美國不是能挽救我們的危機的值得信任的友邦。”實際上,美國在1905年簽訂桂太郞-塔夫脫密約,得到了對菲律賓的統治權。作爲回報,美國默認日本佔領大韓帝國。韓國國內反美情緒的歷史起源可以追溯到這個時期。

▷美國成爲可靠的友邦是在光復後。美國幫助大韓民國建立國家,並在6.25戰爭時投入了178.9萬人。結果,36940人戰死、92134人受傷、3737人失蹤、4439人被俘虜。用鮮血建立的韓美同盟成爲“漢江奇迹”和民主化的基礎。如果沒有美國,韓國比現在更落後。

▷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CFR)理事施威格(音)在著作《友好的走火》中指出:“在韓國社會存在反美、讚美、崇美、嫌美、聯美、用美、抗美、判美8種觀點。”這本書詳細地羅列了韓國人對處於轉換期的韓美關係的複雜想法。現政府在執政初期高喊“自主”,但任期過半後要與美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FTA)。那麽,現政府人士屬於什麽情況。是從反美轉換到用美,還是仍是嫌美、抗美,只是表面上用美?

評論員 韓起興 eligius@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