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出生性別比例的不均衡現象進一步惡化

Posted September. 10, 2004 21:34   

한국어

據調查,1990年以後持續下滑,接近正常數值的女孩比男孩的出生性別比例在經歷了外匯危機之後重新又顯示出了上升的勢頭。據分析,因經濟不景氣引起的嚴重的低生産現象導致性比不均衡的惡化,並指出非常急需政府出臺爲了阻止這種現象的對策。

上述的事實是本報最近在韓國保健社會研究院的幫助下,對1997年外匯危機前後10年間(1993~2002年)的各地區、各生産順位元進行分析的結果顯示的。

▽千禧年性比反而顛倒:出生性比在1993年的115.3開始下滑,降低到了1997年的108.24,但在外匯危機剛過的1998年以後又回到了上升趨勢,在2002年達到了110.3。

這樣的出生性比的上升是除了釜山等部分地區以外,全國共同的現象。

性比是指將在一定期間內出生的女孩數定爲100時的男孩的數,人口學者推測的自然性比是105~106。

去年12月,據美國中央情報局(CIA)發行的《世界實用手冊》中顯示,2002年韓國的性比在全世界223個國家中,是繼關島和臺灣後第3高的數值。

從各生産順位來看,作爲“推崇男孩”的最重要的指標的第3個孩子的性比在1993年達到了202.1,之後急劇下滑,在1997年創下133.5的記錄,而在2002年重新攀升到了140.0。

第2個孩子的性比也從1993年的114.7下滑到了1997年的106.3,接近于正常,又在2002年上升到了107.3。

▽低生産率導致性比不均衡的惡化:1993年以後持續下滑的出生性比還沒下降到自然性比就又重新攀升是因爲外匯危機引起的經濟停滯的緣故。

專家分析道,經濟停滯導致的出生率急劇下降,再加上現有的擁護男孩的思想,助長了性比的上升現象。

出生性比開始攀升的外匯危機時期的1998年的全體出生率爲1.4,比1997年足足下滑了0.2。而統計廳發表的去年的出生率僅止於1.19。

韓國保健社會研究院社會政策研究室長金勝權表示:“這是由於因經濟不景氣,而一邊逃避生孩子一邊又想要男孩的意識導致的現象。”並稱:“和過去不同,從第一個或第二個子女開始試圖選擇性懷孕或進行性別鑒定。”



兪載東 全智媛 jarrett@donga.com podragon@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