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國會完全脫離了國民。在2月9日的國會上,必須進行處理的韓智自由貿易協定(FTA)批准動議案和伊拉克派兵動議案被擱置一邊,突然進行了徐清源釋放決議案等毫無廉恥的“插隊式表決”。這種國會只能說是私利集團,決不是背負國家命運的國民代表機構。
面對赤裸裸地暴露在公衆面前的理念和針對議會選舉的利己主義,甚至令人懷疑他們是不是爲國利民福盡心盡責的國會議員。回避國家利益、侮辱國民的國會實無存在的必要。4月的議會選舉將成爲針對腐敗國會、無能國會、問題國家利益的國會的嚴肅的審判台。
簽定FTA是國際性大勢所趨。與盡可能多的國家簽定FTA,有助於國家經濟,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更何況,即使我國與智利之間的FTA生效,我們在FTA競爭上也處於世界最低水平。但是國會就“表決方式”針鋒相對,結果再次辜負了國民的厚望。如果說國民從中得到了什麽,那就是目睹了身陷地區利己主義,無法看清國際大勢的短淺的目光,以及在以農村議員爲中心的反對派面前毫無招架之力的領導層的無能。
在如此衆多的議員中,難道就沒有一名議員敢於站出來高呼“就算在選舉中淘汰也要捍衛國家利益、堅持正道嗎”?批准動議案已連續3次流産,現在如何向對方國家解釋?如何與日本和新加坡展開FTA協商?如何挽回一落千丈的對外信譽?
擱置伊拉克派兵案也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爲。政府考慮到韓美同盟關係、輿論動向、當地狀況等因素,經過殫精竭慮出臺了派兵案,但是政界卻對此採取了看眼色行事的懦弱姿態。按國家的命令,必須動身前往伊拉克的年輕官兵們將如何看待他們?
特別是,身爲執政黨的開放的我們黨表現出了機會主義處世姿態,這無疑是對國民的背叛行爲。開放的我們黨對去年12月提交的國會派兵案置之未理,直到在國會進行討論之前,提出了追加黨政協商的要求。面對這樣的一個政黨,有多少選民會相信,他們的心中有著像樣的國政計劃?
而厚顔無恥地添加徐清源釋放案和盧武鉉總統及鄭東泳議長競選資金調查決議案的大國家黨和民主黨的行爲,也有失正當性。在國民的眼中,大國家黨和民主黨的關係只不過是爲了利益就結合,而在國家利益和正義面前各行其道的畸形苟合而已。
政界仍然相互推卸責任、勾心鬥角。目前,一心只想著“反對FTA”、“反對向伊拉克派兵”等針對議會選舉口號的大多數國會議員不可能聽到國民要求爭取國家利益的呼聲。所幸自掘墳墓的第16屆國會即將成爲歷史。現在選民們應該下定決心進行大義政治,以嚴肅公正的主權活動重新組成國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