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國際原材料價格不斷上漲,國內企業的成本負擔日益加重,人們擔心企業利潤將會不斷惡化。
這種原材料價格上升的趨勢在今後的一段時間內仍將持續下去,會給目前消費及投資停滯及僅靠出口維持的韓國經濟帶來不小的負擔。
10日,韓國進口業協會通過《1月份國際原材料進口價格動向報告書》公佈,上個月進口原材料價格指數爲132.12(將1995年12月定爲100的標準),自去年9月份以後一直保持上升趨勢。
按品種分類,由於中國國內的需求增加,物資量不足的舊鋼鐵和生鐵價格同上個月相比分別上升了41.94%和21.67%,在被調查的30個品種中有23個品種的價格上升了。而價格下跌的品種只有棕櫚油(-2.73%)和紙漿(-2.17%)、原棉(-11.76%)等3個品種,而其餘的4個品種則呈現出飽和趨勢。
這種原材料價格的上升,導致了包括鋼鐵製品在內的中間材料價格的上漲。POSCO和東國制鋼等鋼鐵企業最近已經向全國企業通報,要將鋼鐵製品的價格上調10%左右。
韓國汽車工業協會理事金小林擔心:“受韓元、美元匯率下跌(韓元升值)的影響,出口的收益率已經下降,在此基礎上汽車用鋼板的價格又上漲,預計汽車産業的經營環境將日益惡化。”
據韓國銀行當日公佈的《國際原材料價格的最近動向和今後展望》報告書預測,國際油價在第一季度(1~3月)將維持在30美元左右(以北海産布蘭特油爲標準)。另外,非鐵金屬和穀類由於供應不足,價格仍將持續上漲。
國際油價受世界景氣恢復和中國的高增長的影響,需求在不斷增加,而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的減産措施,伊拉克的石油出口正常化進程的延遲等使得截止1月14日每桶的石油價格上漲至32.6美元。
報告書還認爲:“國際油價到了非需期的第二季度(4~6月)也許會穩定在27美元左右,但如果由於恐怖事件或中東政局的不穩定,使得供應有所差池,那麽將會持續30美元左右的高油價狀況。”
另外,除石油以外的國際原材料價格,去年2~5月曾一度穩定,但從6月份以後上漲趨勢進一步加快。
同2001年年末相比,截止今年2月3日,各品種的價格浮動如下:鎳上漲173.7%,銅(76.0%)、鉛(32.8%)、鋁(22.8%)等非鐵金屬和大豆(73.8%)、玉米(30.6%)、小麥(31.5%)等穀物類的價格也都大幅上漲。
韓國銀行綜合分析小組科長朴相一稱:“同國際原材料市場上的需求相比,供應不足的狀況一直在持續,因此,原材料的價格在短期內將保持上漲趨勢。”
孔鍾植 朴重炫 kong@donga.com sanjuck@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