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生産者物價上升率創6年來最高記錄

Posted February. 04, 2004 22:56   

隨著國際油價以及原材料價格大幅上升,再加上禽流感和瘋牛病引起的畜産品價格起伏不定,1月份的生産者物價上升率呈現出了6年來的最高值。

由於對消費者物價起到較大影響的生産者物價的迅速上升,出現了對物價的不安感和企業利潤惡化的憂慮。

△陸續上升的原材料價格:據韓國銀行組發表的“1月份生産者物價動向”顯示,生産者物價與前一個月相比上升1.4%。這是去年12月份0.7%的2倍,而且這是自因外匯危機韓元、美元匯率暴漲而物價迅速上升的1998年2月(2.4%)之後5年11個月來的最大上升幅度。

與去年同比上升率仍爲3.8%,自1998年11月的11.0%之後最高的上升幅度。

從行業分類來看,春節是需求量增加時期,受到禽流感、瘋牛病等直接打擊的農林水産品呈現出了最高的上升率,與前一個月相比較上升率爲3.8%。鯖魚(68.9%)、黃花魚(41.4%)、刀魚(26.9%)等魚類和豬肉(14.0%)的價格上升率較高。雞肉和牛肉價格因需求量的減少分別下降8.4%和5.6%。

由於國際油價和廢鐵、非金屬價格迅速上升,工業産品價格與前一個月相比較上升1.3%。柴油(2.4%)、汽油(2.1%)、石腦油(5.8%)、苯(23.8%)等石油以及石油化學産品價格大幅上升。

△主導原材料價格上升的中國:中國成爲吸進世界原材料的黑洞。

去年中國消費了全世界鐵礦石貿易量的30%左右。預計今年也可能會創出7~8%的高增長率的中國,其原材料消費量有望進一步增加。

美元疲軟也正在帶動原材料價格的上升。由於美元疲軟,各原材料供應國家出口“實際利益”減少了,因此這些國家正在上調供應價格。世界性投機資本也把原材料市場看成是新的收益源泉,因而增加了投資,並促進了價格的上升。

國際油價有望在第2季度(4~6月)之後得到穩定。

韓國銀行物價統計小組科長金仁圭預測:“導致物價上升的因素中大部分因素無法在短期內得到解決,因此,即使在2月之後物價仍將大幅上升。”

△企業利潤面臨非常時期:由於成本價格的上升,國內企業也開始亮起了紅燈。

韓國産業研究院(KIET)的動向分析室長金道薰表示:“對國內市場的依賴程度較大的各企業由於國內市場的不景氣未能把上升的成本價格體現在了産品出售價格上,因此,其利潤情況正在日趨惡化。”

三星經濟研究所專務丁文建表示:“如果原材料價格仍持續上升,會導致交易環境惡化,從而即使生産量增加,國民的收入不會增加。阻止薪金的過於上升,提高生産性是解決問題的唯一對策。”



朴重炫 sanjuck@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