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觀看《實尾島》的觀衆達到1000萬人,票房收入將達700億韓元。如果再加上日本等海外出口和錄影版權等2次收入,則有可能産生國內電影的另一次高潮。
有趣的是,韓國銀行分析說,《實尾島》將對我國産生巨大的經濟效果。據韓國銀行2日表示,如果1000萬名觀衆觀看電影,産生700億韓元的票房收入,那麽直接、間接引發的生産額和高附加值將分別達到1350億韓元和594億韓元。這是根據2000年韓國銀行産業關係表,將電影産業生産連鎖係數(1.928)和高附加值連鎖係數(0.849)相乘得出的數值。
韓國銀行投入生産組組長金鍾貴(音譯)表示:“在生産連鎖方面,這樣的經濟波及效果相當於生産3620輛NEW索納塔(每輛1491萬韓元)。”韓國銀行計算《實尾島》波及的經濟效果是,生産連鎖額達1158億韓元,增值額達364億韓元。韓國銀行是根據放映《朋友》時,觀衆人數達到705萬名,産生了494億韓元票房收入計算得出的。
對此,三星經濟研究院首席研究員高靜民(音譯)表示:“除觀衆人數和票房收入外,考慮到電影拍攝場所實尾島的風景商品畫、比其他領域品牌效果更高的文化産業的特徵等,《實尾島》産生的經濟效果將在3000億韓元以上。”
從文化産業方面看,《實尾島》的觀衆達到1000萬名,給我們帶來了複雜性的衝擊。如果以全國人口4800萬人爲標準,5人中就有1人觀看了該電影。
文化評論家金志龍(音譯)表示:“在日本,宮崎駿導演的動畫片《幽靈公主》,曾創下觀看人數達到1000萬人的記錄。但這是極其不容易的事情。日本人口是韓國的3倍,但日本認爲,1000萬人是幾乎不可能的數位。”
“1000萬”對電影、所有文化産業而言,具有象徵性的意義。在演藝界,趙容弼、金健昌(音譯)、趙聖模(音譯)等歌手的唱片銷量,在出版界,“太白山脈”和該文壇的“三國志”等經過很長時間最終才達到1000萬。但《實尾島》從去年12月24日上映未滿2個月,觀衆人數就超過了1000萬名。
Myungfilm公司代表沈載明表示:“一部電影的觀衆突破1000萬的記錄對電影市場産生的影響是,把停留在‘100萬’單位的電影産業的大小擴張到了1000萬,從這一點看,具有深遠的意義。”
當然,也有批評的意見。文化評論家金東旭(音譯)指責說:“如果考慮去掉兒童的實際觀衆的年齡,1000萬人的數位相當於,在3名國民中就有1人觀看過《實尾島》。這是過於集中的現象,是‘文化性偏食’。”
電影界的一位有關人士表示:“我們需要的不是一部觀衆達1000萬名的電影,而是10部觀衆達100萬名的電影。票房收入可觀的‘韓國式重磅炸彈’的神話,有可能踐踏電影的多樣性。”
dunanworld@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