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背離西方的“中國資金”,為尋找資源,轉向東南亞、南美和中東 北京=常駐記者

背離西方的“中國資金”,為尋找資源,轉向東南亞、南美和中東 北京=常駐記者

Posted July. 25, 2023 07:57   

Updated July. 25, 2023 07:57

한국어

曾在過去的10多年裏向美國和歐洲進行攻擊性投資的“中國資金”正在背轉身去。認為發展可能性很高、湧向中國的“全球資金”也正在離開。有分析認為,由於美國和中國的矛盾全方位激化,雙方都不願意投資,兩國都陷入了蒙受損失的“減法”遊戲。

● “中國不會增加對發達國家的投資”

美國《華爾街日報》23日援引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的資料報道說,去年中國的海外直接投資為1470億美元(約189.3360萬億韓元),比前壹年減少18%。與最多的2016年(1961億美元)相比,減少25%。

特別是中國資本從美國、歐洲等西方發達國家大量流出。據美國智庫“美國企業研究所”和傳統基金會透露,2016年中國企業在西方七個主要工業國(G7)進行的收購合並有120件,但去年只有13件。同年,中國企業全體海外投資中42.8%的840億美元(107.6712萬億韓元)集中在西方七國,但去年僅為74億美元(9.4779萬億韓元),占18%。

另外,2017年中國海南航空集團購買美國紐約曼哈頓地標公園大道大廈等,幾年前中國資本還在主要發達國家大舉購買大型房地產,但今後很難看到這樣的投資。也就是說,在日益激化的美中矛盾中,美國房地產和企業不再是對中國資本有吸引力的投資地。企業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德裏克·西澤斯預測:“(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世期間,不會回到中國海外投資達到頂峰的2016年。”

中國正在把目光轉向東南亞、中東、非洲等新興市場。為了在可再生能源和電動汽車電池等未來產業領域掌握主導權,主要考慮了這些地區的大消費市場和資源豐富。《華爾街日報》解釋說:“中國在東南亞設立工廠或購買南美礦山上花費了很多錢。這是為了加強與新興國家的紐帶,確保(稀有金屬等)主要資源的接近性。”

去年,中國企業對這些新興市場的投資額為245億美元(31.5241萬億韓元),比2021年增加13%。在電動汽車電池核心原料鎳儲量居世界第壹的印度尼西亞,投資比重為17%,投入了從西方流出的中國資金。中國國營石油企業中國海洋石油公司向巴西投資19億美元(24447億韓元),電動汽車企業比亞迪在泰國投了資。

● 西方資本也掀起了脫離中國的“熱潮”

西方資本也在背棄中國。據中國商務部透露,今年第壹季度(1-3月)對中國的外國直接投資為200億美元(25.61萬億韓元),減少到僅為去年同期的1000億美元(128.500萬億韓元)的五分之壹。將今年定為“中國投資年”的中國政府雖然為吸引海外資本而努力,但第二季度(4-6月)的外國直接投資也比去年同期減少2.7%。

英國《金融時報》指出,包括制定反間諜法在內的中國當局的高壓性社會控制和拜登美國政府限制尖端產業在中國投資的措施,使外國人對中國投資猶豫不決。據《金融時報》報道,全球咨詢企業貝恩公司向中國地區的新職員通報說:“要到2025年才能開始工作。”也就是說,中國國內沒有工作。據悉,另壹家咨詢企業麥肯錫中國分公司的約壹半職員也因沒有工作而放棄業務,波士頓咨詢集團中國分公司最近舉行了為承攬工作的戰略會議。


金基龍、金寶拉記者 kky@donga.com、purple@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