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點評] BIS比率

Posted January. 10, 2009 06:21   

한국어

金融當局表示,“目前為12%的國際清算銀行(BIS)基準的自我資本比率,即使降低到10%,也不會做出任何介入的。”金融圈期待,等以往阻礙銀行貸款的BIS比率緩和下來,元旦連休後各個銀行陸續放線。因為那樣一來,去年政府把比率抬高到12%後中斷貸款而忙於積累錢的各個銀行會有一些餘裕。當李明博總統也出面敦促增加中小企業貸款的時候也無動於衷的各家銀行,如果因BIS比率放線,那麼,他們為何不儘早降低呢?

▷過去在官治金融時代,如果由於不良貸款導致銀行倒閉,政府就通過韓國銀行的特別貸款來挽救了銀行。以此為代價,受到貸款折扣的銀行行長受處分,對於不良企業則採取整理措施。國際通貨基金(IMF)外匯危機以後,無法遵守BIS比率的各個銀行被清算或被強制合併。從1997年到2002年為止,共減少了655個金融公司。對於現任的銀行職員來說,當時失去工作崗位而出去的同事們還歷歷在目。因此,這些職員們不可能拒絕將比率提高到12%的指示。

▷BIS比率應該在多少點以上,目前還沒有明確的根據。據說在20世紀80年代,當發生南美金融危機的時候,美國債權銀行當中超過8%的銀行最終得以生存。而也有一些人認為,這些銀行是為了限制日本銀行並購美國銀行而建設的。1988年,當BIS發表自我資本比率的時候,日本的各家銀行連5%的比率也未能實現,總之,在國內若為8%以下便是經營改善對象,若為10%以下則為監視物件。雖然是彈簧式的基準,但是抬高到12%而後再降低的現象降低了金融當局的信賴。

▷BIS比率在12%以下的銀行對此次降低措施表示歡迎,可好不容易抬高到12%的銀行則反對此次措施。即使不會立即反彈到12%,可要想按照政府的措施來增加貸款則未免有些不靠鋪。關鍵是將會從今年年初開始全面展開的企業結構調整。如果倒閉的企業增多,資產價格下跌,導致自我資本比率再次降低,銀行就會為了遵守BIS比率減少貸款,最終會導致經濟衰退的惡迴圈。而對於有幸迅速完成結構調整而生存的企業來說,將會享受擴大貸款的優惠政策的。

評論員:樸永均 parkyk@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