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社論]要想解決經濟危機,從政府開始

Posted September. 16, 2008 08:37   

한국어

雖然渡過了“9月危機論”,但我國的經濟效應依然不穩定。世界經濟的總趨勢比預料中的還要鈍化,因此,很有可能給我國帶來不少的麻煩。雖然國際油價稍有下調,但是內需和企業投資根本沒有恢復的傾向,物價不穩定也解決不了,反而更加壓迫庶民經濟。

應該從美國的金融市場衝擊開始解決。在中秋節連休期間,排名世界第4位的投資銀行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提交了破產申請書,排名世界第3位的美林證券(Merrill Lynch)也將被美國銀行(BOA)收購,美國紐約的金融市場面臨了危機,因此導致臺灣等亞洲國家的證券市場暴跌,上週末還算穩定的我國證券市場也有可能受到影響。

.

民生越來越困難。8月物價比去年上漲了5.6%,家計負債比10年前上漲了3倍(4000萬韓元),中小企業和個體工商戶也處於疲敝。相反,工作崗位卻僅比去年增加了16萬∼18萬個。年輕人的經濟活動參與率為63.2%,在近10年中最低。沒有工作崗位的年輕人甚至達到242萬名。

政府體現了對症政策的極限。憑著依然如故的物價管理法或實績為主的規制完善等,根本得不到國民的信賴。政府必須好好對付金融和各種不穩定要素,否則過不了本次的經濟難關。

雖然很多人對政府失望,但是他們對經濟的恢復還是非常期待。本次的經濟問題都是李明博政府的責任,如果李明博政府依然責怪對外要素或前政府的話,避免不了國民的嘲笑。李明博政府必須向國民正確地坦白經濟情況並盡全力去解決,才能得到國民的信賴和工企業改革的推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