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國際專家稱:不能小看美國次級貸所波及的負面影響

國際專家稱:不能小看美國次級貸所波及的負面影響

Posted November. 29, 2007 03:11   

한국어

美國次級貸所波及的負面影響正威脅著世界經濟。預計信用梗塞導致金融機關紛紛減少貸款之後,隨之引起投資和消費也跟著開始萎縮,降低了經濟增長率等負面影響如今也波及到了實物經濟。

26日,前任美國財政部長勞倫斯•薩默斯通過《金融時報》(FT)投稿警告道:“今年9月份的時候,美國次級貸波及的負面影響還只局限於金融市場,但現如今其負面影響將會波及到美國經濟的蕭條,以及世界經濟的成長。”國際貨幣基金(IMF)也預計美國,歐聯盟,日本等國家明年的經濟增長率將會比今年有所降低。

《金融時報》報導:世界最大的債券基金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的投資負責人William H. Gross說道:“繼1930年代的大恐慌之後,美國首次經歷現如今的下降趨勢。房地產市場的蕭條和個人家庭負債的增加影響了消費,貸款等經濟活動,也有可能把美國經濟的成長率降為零。”

高盛公司也在最新報告中表示:“次級貸所導致的金融權的損失將有可能達到4000億美元。這將大大降低金融圈的授信程度,若此局勢持續1年以上的話,將會導致實物經濟的蕭條。”

市場調查專門機構指出道:美元的走弱,油價的暴漲,中東地區的緊張局勢,美國房價的下跌,信用市場的危機等現象的嚴重程度,已達到能聯想起正式爆發大恐慌之前的情形。

自從次級貸的危機擴散到金融圈之後,金融機關之間進行插入資金時的利息也開始劇增,因此正在加速金融的梗塞。對此銀行等金融圈為急於防止損失,則採取最大限度的控制資金運營。

現如今的國際金融環境的變化是國外資本從國內市場中脫離的因素之一。與此同時,國內企業或金融圈進入國外市場的道路也變得更加艱難。

最近,面對日益嚴重的短期流動性不足的情況,雖然歐洲中央銀行(ECB)和美國聯邦準備制度理事會(FRB)相繼發表了有關大規模流動性供給的計畫,但也導致了今年3季度(7月-9月)德國受到流動性供給的影響,物價上漲率創下13年來最高值等負面影響。



琴東根 gold@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