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社論] 創業壁壘托經濟發展的後腿要到何時?

[社論] 創業壁壘托經濟發展的後腿要到何時?

Posted August. 27, 2007 07:27   

한국어

韓國服務業的創業環境在世界175個國家中占116位,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會員國中韓國銀行為倒數第二。於世界十強的經濟和貿易相差甚多。創業步驟和費用都為OECD平均水準的2倍多。更深刻的問題是,相比巴西、俄國、印度等BRICs國家的規制緩和速度還要緩慢。

韓國將來的發展主要是靠高附加價值的服務業,但是相比製造業生產性能低,發展緩慢是一直以來都是問題。去年服務業收支的赤字為188億美元,是繼德國和日本世界第三多的國家。韓國服務業產業的70%,應將法律方面的壁壘消除才能夠繼續經營。進入規制繁瑣導致創業屢敗。2006年,新設法人數為50,512個,比2003年(52,700個)還要少。

通訊,金融保險,教育,保健福利等領域裡的高進入壁壘更是惡名遠揚。盈利法人醫院的開設徹底被禁止。因為難以進入,完整的競爭體系也無法形成。一旦競爭萎縮,消費者就得不到便宜又品質高的服務,最後將成為受害者。韓國開發研究院(KID)說,僅減少繁瑣的規制就能有0.5%的增長率。

韓國雖然是天然資源匱乏的國家,但是國民的服務業適應能力頗高。如果打開創業規制的枷鎖,名符其實的創造好的創業環境會得到意想不到好的效果。這樣不僅可以把流失到國外去的人留在國內,還有吸引外國人為“高級寒流服務”顧客的潛力。

但是政府卻每年增加規制條文。為留去國外的消費,上個月提出了“服務產業競爭力強化對策”,但是因為只提出沒有意義的“半價高爾夫場”的方案,最後政策只能不了了之。要從觀光,教育,醫療等行業所希望的部門開始去掉繁瑣的規制。各政黨也要明確提出關於這一方面的大選公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