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觀點] 安倍的祭品

Posted May. 10, 2007 08:18   

한국어

“不會說明是否贈送了祭品。如果說了就會成爲外交問題,所以不會說。”當記者問道,“是否在上月21日至23日舉行的靖國神社春季大祭期間,作爲祭品贈送了一個楊桐盆栽”時,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做出了上述回答。這就是日本政客慣用的“曖昧戰術”。他於去年4月秘密參拜靖國神社一事浮出水面時,他也說:“無論去了還是沒去都不會說。”從而回避了窘境。

▷曖昧戰術就是將華麗的外表和內心的真實想法適當結合在一起,從而使對方很難直接攻擊。安倍針對靖國神社祭品一事做出的發言,一方面是爲了得到日本國內保守派的評價:“沒有放棄信念”,同時也是爲了避免韓國和中國發起強烈的抗議。由此可見,他真不愧是聲稱沒有軍隊慰安婦的直接證據並一直回避日本政府的責任和道歉的保守派。前首相小泉純一郎反而更加直率。

▷安倍就任首相後最先訪問了中國和韓國,這似乎預示著將展開重視亞洲的外交。但是,當他訪問美國的時候,爲阻止美國衆議院通過日軍慰安婦決議案,展開了全方位的遊說活動,表現出雙重態度。此次,當他說完將繼承承認日本在軍隊慰安婦問題上的責任並道歉的“河野談話”後,又偷偷向靖國神社贈送了祭品。而且,日本還在回避軍隊慰安婦問題的同時高度重視北韓綁架日本人問題,表現出雙重尺度的僞善嘴臉。

▷每年都參拜靖國神社的前首相小泉純一郎雖然是和安倍一樣的世襲政客,但卻被公認爲表裏如一的人。相反,安倍卻是一個表裏不一的政客,甚至有人評價說,他屬於表面上像棉花,內心像鐵塊的“綿鐵類型”。戰爭已經結束60年之久,但因爲沒有徹底整理歷史,所以還沒有看到日本受到和其經濟規模相匹配的大國待遇的道路。

評論員 權順澤maypole@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