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資深北核專家:今後可能經歷更加痛苦的過程

資深北核專家:今後可能經歷更加痛苦的過程

Posted April. 13, 2007 07:59   

한국어

“《2·13共同文件》第一階段措施的落實時限因‘技術性問題’實際上很難遵守,由此確認了今後將經歷更加困難、更加痛苦,需要更多忍耐的過程。但即便如此,美國布希政府的積極對北協商政策仍不會改變。”

《2·13共同文件》第一階段措施的落實時限截止到14日。華盛頓的北核專家認爲,有人可能將澳門彙業銀行(BDA)北韓資金匯款的技術性問題引發的此次事件誇大其詞地解釋爲“《2·13共同文件》體系的根本性缺陷”,在對此保持警戒的同時,也很難單純地將此次事件視爲時間上的問題。在《2·13共同文件》第一階段措施的履行時限即將結束之際,我們聽取了美國議會調查局研究員拉裏·尼克什和科學與國際安保研究所所長大衛·奧爾布賴特等北核專家的意見。

▽尼克什博士=布希政府迫切希望,無論怎樣都要完成《2·13共同文件》第一階段的履行措施,進入第二階段,這種心情如實反映在此次BDA問題的解決上。

但是,第二階段將更加艱難。首先,北韓會強力推進從支恐國家名單上除名的問題。就像第一階段表現出來的一樣,在各個履行過程中都會不斷要求談判,無止境地展開複雜的拉鋸戰。美國正式迎來大選的明年秋天之前,無論進展多麽順利,也只會履行到第二階段而已。

實際上,北韓的戰略戰術比布希政府的戰略更加有效。布希政府的根本政策目標是“全面、可查證和不可逆轉地棄核(CVID·complete verifiable irreversible dismantlement)”,但戰略和戰術卻顯得很脆弱,沒有什麽效果。去年年末以後,美國改變了戰略戰術,積極參加雙邊會談,這也不是不對。但是,雖然布希政府人士公開否認,但他們的政策目標現在似乎變成了“遏制”。實際上,北韓放棄核專案的問題可能要移交給下一屆政府。

在決定美國今後地位方面最重要的就是對“不好的經驗”的認識。布希政府執政初期,“不好的經驗”指的是比爾·克林頓政府的《日內瓦協定》。但是現在,“不好的經驗”指的是2003年至北韓進行核子試驗的去年期間的經驗。隨著沒有解決任何問題的該時期被視爲“不好的經驗”,現在任何人都不希望形勢再次返回到膠著狀態,布希政府內部甚至充斥著“目前的基調很好”的認識。

▽奧爾布賴特所長=因彙業銀行問題造成的此次陣痛不會對布希政府的對北政策基調産生太大影響。(美國似乎做出了很大讓步)但是,布希政府決定全額解除2500萬美元凍結資金的時候,就已經下定決心無論如何都要全面解決問題。也就是說,會持續發揮協商動力的作用。

此次事件表明,只要沒有滿足北韓提出的條件,哪怕只是一小部分,他們也不會行動。由此可以預測今後將經歷更加艱難的過程。北韓如實申告高濃縮鈾(HEU)計劃的可能性並不大,美國也捲入誇大高濃縮鈾情報的爭議,因此,協商構圖本身就變得非常複雜。爲了解決高濃縮鈾問題,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等具有公信力的國際機構應該介入。

彙業銀行問題是非常小的問題。更大、更嚴重的挑戰即將到來。馬上就要面臨的第一個障礙物就是支恐國的問題。北韓希望在最短的時日內得出如意的結果,但由於日本將綁架問題和該問題聯繫起來,所以美國很難採取行動。



李基洪 sechepa@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