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社論] 消費者爲何不再推崇國產車?

Posted January. 19, 2007 16:38   

한국어

最近,想要購買新車的人們很爲難。在突然增加的進口車展示場內,豐田、寶馬(BMW)、賓士、奧迪等性能和款式都非常出色的汽車動搖著潛在顧客的心。價格越來越低,售後服務也有所改善。過去,因爲害怕別人指責的目光,所以不能隨心所欲地購買進口車,但現在對進口車的認識已經逐漸改變。

進口車的市場佔有率繼去年突破4%後,今年有望再次突破5%。現代汽車勞資雙方的形勢似乎消除了原來猶豫是否購買進口車的高級轎車需求層最後的心理戰障礙。就在幾年前,大多數國民還懷著一種愛國心,回避購買進口車。他們覺得,只有購買國產汽車,才能使國內的工作崗位增加,把附加價值留給自己的國家。但不知從何時起,看到現代汽車工會無休止的罷工和沒有原則地應對這種局面的資方,他們的想法已經開始動搖。

得益于以犧牲消費者利益爲前提的關稅壁壘、政府支援、消費者的愛國心等多重保護網,現代汽車才得以成長爲世界排名第六的汽車企業。從“小馬(Pony)”時期開始,就有消費者忍受各種各樣的缺陷和不便,依然選擇國產汽車,因此,才有現代汽車的今天。雖然國內消費者購買的汽車比出口的現代汽車價格貴,免費保修時間也短,但他們爲了國家經濟一直在忍耐。可以說,是國內消費者掏腰包爲現代汽車支付出口補助金。但是,現代汽車的勞資雙方此次又背叛了廣大消費者。工會方面沒有取得成果,卻要求得到更多的獎金,還舉行了罷工,而資方雖然提出了幾個條件,但還是決定支付獎金。這無異於“罷工鼓勵獎金”。

汽車是組裝2萬多個配件的産品。如果勞資糾紛頻繁發生,勞動者的勞動姿態必然會鬆懈。工會幾乎是20年如一日,平均每年舉行一次罷工,因此,如果消費者還相信這樣的現代汽車,倒是稀奇的事情了。

韓國勞總委員長李龍得說:“現代汽車將在市場上受到審判。”消費者的心情也是一樣。現代汽車勞資雙方可能會說“能怎麽樣?”但是,如果現在還不改變姿態,那麽他們必將有後悔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