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社論] 勞苦功高的工程師們讓我們感到無比自豪

[社論] 勞苦功高的工程師們讓我們感到無比自豪

Posted October. 23, 2006 07:01   

한국어

首爾大學理工學院和韓國理工翰林院評選了“建設韓國的60名工程師”。他們是從解放後60多年來爲工業立國做出巨大貢獻的無數工程師中脫穎而出的代表性人物。他們在一望無際的荒原建立了工業設備和設施,爲技術開發付出了淚水與汗水,但他們的功勞沒有得到正確的評價。雖然有些晚,但這次將他們列入“名譽殿堂”,讓後人銘記他們的名字具有深遠的意義。

工業化是“大韓民國史的轉捩點”。我國70%的土地是山地,而且氣候也不適合種植。在長達472年的正式歷史紀錄《朝鮮王朝實錄》中經常可見“因鬧饑荒百姓饑餓難耐”的記錄。在農業受到諸多限制的國家,大多數人口代代務農,得到的結果只有饑餓和絕望。

工業化打破了這一歷史宿命。工業化帶動的經濟發展還爲民主化做出了決定性貢獻。工程師們爲將6.25戰爭後的1953年國民收入只有67美元的國家建設成世界第十一經濟大國、自由民主國家起到了帶頭作用。

在民生和平衡發展領域工程師們的貢獻也比誰都大。以民主化勢力自居的現政權執政4年後民生反而後退。政府有必要通過他們反省平衡發展的真正意義是什麽。

如果要成爲經濟發達,國民生活水平更上一層樓的真正的發達國家,就要善待工程師。在這次從不同的工業領域選拔的60名“工程師代表”中,有很多是不被外人所知的工程師。我們爲過去不知道他們的名字感到羞愧。“理工科危機”是技術人才得不到重視的最大原因。

我們要把掌聲送給在1470名候選人中脫穎而出的60名工程師和在幕後默默工作的所有工程師。希望今後國家和社會爲培養該領域的人才付出努力,並有越來越多的工程師能進入“名譽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