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不能生孩子是罪過嗎?……不孕的眼淚

Posted June. 13, 2006 03:08   

한국어

“爲治療不孕症,已經背負1000萬韓元的債務了。這次一定要成功。”

10日,爲接受誘導排卵注射,金賢淑(化名,27歲,女)來到了蔚山市的一個婦産醫院。僅誘導排卵針就注射了100多次。

去年,第二次實施人工受精手術失敗後,她懷著抓住最後一根救命稻草一樣的心情,於本月初申請了試管嬰兒手術。爲此,她今後要再注射10多次誘導排卵針。

2001年和丈夫(36歲)結婚的金賢淑每當看到4代單傳的公公就恨不得鑽到地洞裏。

她每次花費的診療費和藥費都達到10萬韓元以上,爲接受人工授精手術,還花費了200萬韓元以上。丈夫爲了籌集醫藥費,連周末都不休息,繼續工作,但依靠150萬韓元的月薪還是很難承受鉅額診療費。

金賢淑說:“不孕家庭最多甚至背負數千萬韓元的債務。由於不孕治療不適用於健康保險,所以負擔非常沈重。”

像金賢淑一樣,不孕患者還經歷著經濟上的痛苦。據2003年韓國保健社會研究院對6393名15∼44歲的可孕已婚女性進行調查的結果顯示,26.6%的人回答者說,由於費用負擔太沈重,所以中斷了不孕治療。其中83.2%回答說,不孕治療費用對家庭經濟狀況造成了嚴重影響。

人工授精手術的每次手術費用和藥費合計達100多萬韓元,試管嬰兒手術每次的手術費用和藥費合計達300多萬韓元。專家表示,人工授精手術通常要做8、9次才能成功,試管嬰兒手術大概需要3、4次才能成功受孕。

據國民健康保險公團透露,前往醫院的不孕患者從2000年的5.2816萬人增加到去年的13.2365萬人,6年時間裏增加了一倍以上。在出生率日益下降,老齡會社會的副作用不斷被提及的情況下,這些人在希望生孩子的同時,因爲昂貴的費用負擔,也很難放下心來接受不孕治療。

今年,政府將花費465億韓元,在全國選定1.6426萬名不孕女性,每人一年最多支援300萬韓元的試管嬰兒手術費用。

但是,因爲申請條件非常繁瑣,截至申請截止日期的上月31日,申請率僅達78.9%。申請標準是月均收入低於城市勞動者平均收入80%(以2人家庭爲准是242萬韓元)的44周歲以下的不孕夫婦。

政府的支援僅限於試管嬰兒手術。京畿道城南市盆唐區醫院不孕中心教授崔東喜(49歲,女)說:“試管嬰兒手術是不孕治療的最後階段。應該將支援領域擴大到早期診斷、誘導排卵處方、人工授精。”

保健福利部生育支援組組長金惠善(45歲,女,音)說:“很難通過赤字財政——健康保險來支援危急性較低的不孕手術。我們計劃分階段增加不孕夫婦的支援金額,到2010年最多支援600萬韓元。”



尹完準 bell@donga.com zeitung@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