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社論] 韓國要培養自己的“比爾·蓋茨”

Posted May. 20, 2006 03:00   

한국어

昨天,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內閣資政)在高麗大學舉行的仁村紀念講座上表示:“20年後,韓國在所有領域將徹底被中國趕超。韓國必須建立全新的東西,從而實現飛躍。”他還說:“印度也將趕上中國的60∼70%。”並強調應該重視印度的存在。

所有人都知道,中國和印度正發生跳躍性發展。但是,像李光耀那樣,將其置換到韓國競爭力問題上進行思考的韓國人卻不多。李光耀任總理26年,這位優秀的領導人將新加坡從一個小小的貿易港口培育成亞洲具有最高競爭力的國家。因此,他的慧眼洞察的東西值得我們關注。

他在訪韓期間還提出忠告說:“應該將勞資之間、政黨之間進行爭鬥的精力用於攻佔世界市場。” 他的話無非是在提醒那些因工會的過激鬥爭而自取滅亡並習慣於分派鬥爭的韓國人,國際競爭力的珍貴。只是爲分到企業的一杯羹、干涉經營並使工作崗位得到保障而圍著“紅腰帶”的做法不是工會的本分。政治界也應該重新審視,僅僅把目光指向政治謀略的利益得失,所有事都通過爭鬥來實現就是本事嗎?

李光耀還說:“韓國也以應該培育出比爾·蓋茨那樣的人物。”他說,爲培養出像美國微軟總裁比爾·蓋茨那樣的首席執行官(CEO),韓國應該營造良好的環境,並積極進行支援。他的意思是說培養那種能夠利用創造力和領導能力創造出工作崗位,並使韓國在世界舞臺上的前景更加光明的人才。這是韓國政府應該銘記在心的關鍵問題。因爲,不聲不響地養育國民的人正是那些得到世界認可的傑出企業家。

李光耀表示:“韓國給外國留下了‘衝突國家’的印象。”同時提出,領導層、政府穩定性和政策連貫性是成功的條件。李光耀一針見血地指出了我們缺乏卻必需的關鍵。如何接受他的忠言,事關韓國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