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中小企業後繼無人

Posted May. 12, 2006 03:00   

한국어

今年42歲的張翰根(音譯)在企業中依然是“大齡老么”。

他是從1995年開始在位於仁川西區黔丹洞的京仁金屬工業(音譯)工作。此後,同輩和後輩說鑄造工廠是夕陽産業,一個兩個地相繼離開,再加上還招不到新員工,因此連續11年一直是企業年齡最小的員工。

上月終於出現了張翰根的後輩。一名35歲左右的健壯的青年表示想學習技術,主動來到了工廠。

“因爲出現了相似年齡段的企業同僚,真是太高興了。怕他感到孤單,每當吃午飯的時候都把他安排在我的身邊,還一起抽煙,對他照顧地無微不至。”

但是降臨在“永遠的老么”的幸運,在短短四天後就飛走了。那個青年沒能戰勝惡劣的環境和身體上的痛苦,離開了工廠。他表示:“11年來同樣的事情總是在反復上演。”露出了苦笑。

韓國的中小製造業正在衰老。隨著青年人不願意到中小企業就業,老齡化正在迅速行進。産業人力的老齡化並不僅僅是工廠的問題。因爲如果沒有新的人力進入企業,産業現場的生産技術和知識正在被埋沒,甚至還會發展成爲韓國製造業的危機。

○ 中小企業的老人院?

位於仁川南洞區南洞工業園區的耐火材料生産企業——Seohan Antamine是去年創下85億韓元的銷售額的頗具實力的中小企業。曾經榮獲100萬美元出口塔獎、新技術商標認證等,有過輝煌的歷史。

但是該公司真正的苦惱是在別的方面。擁有製造耐火材料的核心技術的技術顧問是57歲,不久後就到了退休年齡。

總經理李均吉(音譯)表示:“在全體30名生産職職員中,有20名接近50歲。”並稱:“即使千辛萬苦招到年輕的職員,大部分都不能挺過1個星期。”感到非常苦悶。

在汽車零部件生産企業(株)昌元(音譯),“退休年齡”這個概念是完全消失了。該公司在招不到年輕人力之後,爲了抓住高齡職員,將退休年齡從55歲延長到了58歲。

但是即便是延長了退休年齡,也因爲招不到後繼者,而處在了與3年前完全相同的狀況。該公司最終是將達到退休年齡的1名裝配工重新返聘回了公司。

○ 堪憂的韓國製造業的未來

問題是,因老齡化引起的製造技術的流失,正在發展成爲韓國製造業的存亡危機。尤其越是鑄造、鑄造模型、鍍金等作爲製造業的根基的産業,情況越嚴重。

因爲這些産業的專門技術一般是要在現場經過4∼5年的熟悉過程才能掌握。雖然最近正在出現多樣的技能專門培訓班,但是與理論相比,更重要的還是現場實踐中學到的知識。

LG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宋泰政表示:“這些技術是韓國的主力出口專案——造船、汽車、手機等産品的中間階段技術。”並指出:“這些技術消失或流入中國,一定會對韓國製造業帶來迎頭痛擊。”



金昌源 兪載東 changkim@donga.com jarrett@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