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汽車業界面臨憂鬱的6月

Posted June. 25, 2003 21:48   

한국어

“內憂外患。”

2003年6月,韓國汽車業介面臨了令人憂鬱的局面。儘管今年以來汽車業界展開了全面、攻擊性的營銷活動,但汽車內需不景氣仍未見好轉,而隨著汽車工會成爲民主勞總夏季鬥爭的“先鋒隊”,汽車生産方面也面臨了難題。

據汽車業界25日透露,進入6月份以來,截止到20日,汽車內需銷售量爲47008輛,比上月同期(47616輛)減少了1.3%。

今年以來,汽車內需銷售量爲,1月份125608輛、2月份119311輛,略顯跌勢,但3月份達到130969輛,有所反彈,而4月份爲129709輛,5月份爲119509輛,再次轉向了跌勢。特別是,5月份銷量比去年同期減少了26%。

在這種情況下,現代汽車、起亞汽車華城工廠、雙龍汽車3家汽車公司工會卻積極參與了25日由民主勞總舉行的4小時限時罷工。參加罷工的3家汽車公司工會成員總數爲52000多人,相當於當天參加罷工的全體工會成員的一半。去年被美國通用汽車公司(GM)收購的GM大宇公司的工會雖屬於民主勞總,但卻沒有參加罷工。

現代汽車工會於20日拒絕加班、21日拒絕進行服務性工作,導致4500多輛汽車(相當於600億韓元)的生産出現問題,而25日的部分罷工又導致2700多輛(370億韓元)汽車的生産被耽誤。當天的罷工導致起亞汽車華城工廠的850多輛汽車未能按時出廠,導致了120億韓元的損失。雙龍汽車預測將有160輛汽車不能按時出廠,並導致32億韓元損失。3家汽車公司損失總計1182億韓元。

這一生産延誤事件成爲汽車出口業的“絆腳石”。現代汽車負責人稱:“本想依靠出口彌補內需不景氣帶來的損失,但如果工會全面展開罷工,不僅國家信譽會受影響,出口方面也將面臨缺貨危機。”雖然內需用汽車庫存量很足,但不符合出口要求。因此,出口業將面臨危機。

對於現代汽車和起亞汽車而言,內需不景氣導致國內銷售庫存分別堆積了30天和20天銷售量。而庫存定額爲15天銷售量,因此,如果罷工長期下去,內需領域也將受到影響。



孔鍾植 kong@donga.com